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一帶一路國家建設太依賴中國 債務還款壓力雪上加霜

  • 時間:2020-03-31 16:28
  • 新聞引據:美國之音
  • 撰稿編輯:陳文蔚
一帶一路國家建設太依賴中國 債務還款壓力雪上加霜
中國推出「一帶一路」廣受全球關注,但相關建設過於依賴中國,受到疫情影響也因而紛紛延遲,使得一帶一路國家債務壓力大增。(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爆發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之後,大規模停工與暫停人員流動政策,不僅打擊中國經濟,也嚴重影響中國力推的一帶一路政策。《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大舉投資的基建建設,因原料、人工多來自中國,現在不少建設都出現停滯,這也意味著商業運用的時間延後,同時也讓不少國內生產總值較小的國家,債務還款的壓力因此大增。

中國近年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大舉投資一帶一路國家的基礎建設,但爆發冠狀病毒疫情之後,中國方面試圖弱化疫情可能產生的影響,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曾於二月中旬出面喊話,認為疫情不會對一帶一路項目產生負面影響。日前《中國日報》曾發表評論表示,雖然一帶一路項目可能因疫情出現短期延滯,但長期來看則將持續進一步加強拉丁美洲到南亞數百億美元的項目。

一帶一路九成建商、五成原料來自中國

然而《美國之音》報導引述各國說法透露,若疫情繼續肆虐,巴基斯坦價值620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工期將延誤;孟加拉政府也表示,價值11億美元橫跨博多河的大橋項目限於停滯。另外,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斯里蘭卡可倫坡港建設都因為中國員工無法返回而放緩,面臨同樣命運的還有柬埔寨的西港經濟特區,以及印尼、緬甸和馬來西亞的諸多項目。

對此,報導引述美國智庫戰略與國家問題研究所(CSIS)的戰略重新連接亞洲項目(Reconnecting Asia Project)喬納森·希爾曼(Jonathan Hillman)說法指出,上述狀況主要因中國工人春節前回家,但因疫情限制而無法返回工作場所,這顯示了這些一帶一路國家對中國工人和中國公司的依賴性。

CSIS在2018年初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34個亞洲和歐洲國家出資建設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中,89%的承建商是中國企業,只有11%的承建商來自其他國家。除了依賴中國工人,一帶一路項目中使用的原料有超過50%來自中國。然而工廠停工,港口關閉以及封路等措施導致原材料無法到達施工現場。

中國經濟因疫情重創 數字絲綢將成主軸

希爾曼表示,「對於一帶一路成員國來說,一旦項目施工延誤,這將意味著該項目用於商業用途、償還貸款或投資的延遲」。另外,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負責國際安全和外交事務的副總裁丹尼爾·拉塞爾(Daniel Russel)也表示,這樣的狀況對於負債率高,國內生產總值較小的國家來說挑戰尤其明顯,因為這將使得他們更難償還貸款。

此外,專家認為,中國因疫情影響經濟成長,未來一段時期內將集中大部分力量來著重於國內的經濟刺激計劃以及衛生系統的重建,加上新冠病毒疫情將減少全球需求,這些因素都將使得中國用於一帶一路的資金在至少短期內有所減少。希爾曼認為,一帶一路在冠狀病毒之前其實已經開始減少投資,而這次危機將使中國未來投資項目會朝規模較小、工期較短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更重視在一帶一路沿線發展與推動「數字絲綢之路」(數位科技、訊息產業、人工智慧等等),而減少需要大額貸款的如發電站、鐵路等大型基建項目,尤其是當中國許多科技公司面臨西方國家嚴格審查後,將會更需要這些發展中國家市場。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