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醫:病毒突變釀夏季新冠疫情 疫苗防重症效益勝抗病毒藥

  • 時間:2024-06-27 10:1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品希
醫:病毒突變釀夏季新冠疫情 疫苗防重症效益勝抗病毒藥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醫師李秉穎。(資料照/劉品希 攝)

國內新冠疫情再起,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醫師李秉穎今天(27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表示,此波夏季疫情主要與病毒突變有關,他評估疫情不會再大爆發,只會出現小波峰,但仍建議民眾接種XBB疫苗,預防重症的保護效果勝於感染後再服用抗病毒藥物。

國內新冠疫情快速上升,預估7月中達高峰。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醫師李秉穎27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表示,由於民眾先前已確診過或接種過疫苗,因此新冠疫情沒有大爆發的條件,但病毒株一直在變異,因此疫情不斷出現小波峰,此波夏季疫情便與病毒突變有關,即便只有少量病毒也會造成感染,但不可能發生像之前大規模的疫情,除非病毒出現大突變,因此不須重啟社交距離、強制戴口罩等管制措施,但建議民眾到醫院還是要戴口罩。

李秉穎指出,雖然不會出現大規模疫情,但新冠威脅仍未消失,仍有許多兒童、長者重症個案,抗病毒藥物只是亡羊補牢,「已經發生再治療」,效果不太好,一開始的臨床試驗顯示感染病患發病5天內用藥,倍拉維(Paxlovid)預防住院、重症保護力達70、80%,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僅30、40%,但最新研究顯示若已接種疫苗,再服用抗病毒藥物便無明顯效益,因此鼓勵民眾今年至少都要接種1劑XBB疫苗,年長者、有共病等高風險族群則建議接種2劑。他說:『(原音)最近有一個研究,他是特別去找已經都打過新冠疫苗的人,不管你打甚麼疫苗,有打過新冠疫苗的人,然後看他新冠發病的,再給他吃這些口服的抗病毒藥物,結果看不出效果,就是抗病毒藥物有吃藥跟沒吃藥的效果差不多,吃藥沒有附加效益了。』

李秉穎表示,人類對流感病毒先天免疫不全,流感病毒蛋白與人體組織蛋白類似,因此免疫系統無法辨識,便會不停感染流感、產生重症,因此每年都要接種流感疫苗,而冠狀病毒不斷突變,人體T細胞仍可辨識病毒內在,只是人體現在還不太適應,新冠感冒化還需要一段時間,他不知道還要多久,但他預期未來不需要每年接種新冠疫苗。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