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歐盟再召開峰會討論紓困 歧見仍深恐難有結論

  • 時間:2020-04-23 22:03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黃啟霖
歐盟再召開峰會討論紓困 歧見仍深恐難有結論
歐洲聯盟成員國領袖23將召開會議,就協助歐洲經濟走出武漢肺炎疫情衝擊的大規模紓困案進行討論。 (圖:EU)

歐洲聯盟(EU)成員國領袖今天(23日)將召開會議,就協助歐洲經濟走出武漢肺炎疫情衝擊的大規模紓困案進行討論。由於歐盟國間仍存在嚴重意見分歧,這場峰會預料不會有太大進展。

法新社報導,歐盟目前面臨的情勢嚴峻:感染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不治的患者超過11萬人,歐元區經濟也因各國實施封城措施,預估將萎縮7.1%。

歐盟27個成員國儘管都同意,有必要祭出規模達數千億歐元的振興經濟方案;但在細節部分各國仍意見分歧,尤其針對紓困資金的來源。

今天的歐盟峰會將透過視訊召開,這也是歐盟各國領袖7週內第西度針對疫情危機開會討論。1名布魯塞爾高階官員說,這顯示「當前挑戰的嚴重程度,及我們對於提出共同解決方案的重視」。

然而在這項議題上,歐盟國間共識卻難尋。這次疫情令2009年金融危機的傷疤再度揭開,歐洲南北國家又陷入對立。

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南歐國家本已負債沉重,這回又深受疫情打擊。他們要求富裕的歐洲北部國家展現「團結」,提供財務援助。

義大利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推動發行俗稱「冠狀債券」(coronabond)的歐盟共同債券。他21日表達強硬立場,對義大利國會表示,他不會接受妥協或簽署一份「打折的協議」。

但以德國和荷蘭為首的歐洲北部國家,甚至連「冠狀債券」的構想都不願考慮,也不太願意提供資金給他們眼中揮霍浪費的地中海國家。

一名外交官告訴法新社,今天峰會結束後,歐盟國領袖甚至不會循往例發表聯合聲明,這說明他們之間的歧見有多深。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