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擔心對中貿易受影響 美媒爆:德高官下令封殺中國影響力報告

  • 時間:2020-10-07 14:48
  • 新聞引據:、德國之聲
  • 撰稿編輯:陳文蔚
擔心對中貿易受影響 美媒爆:德高官下令封殺中國影響力報告
2018年原本有一份中國影響力評估報告有機會在德國官員間流傳,但最後遭高層人士封殺。(Colin Smith, CC BY-SA 2.0/Wikimedia Commons)

德國近年依賴對中國貿易,因此在相關人權議題的表態上,經常遭德國內部甚至國際間批評。美國《Axios》揭露,2018年曾經有一份中國對德國影響力報告有機會可以在政界揭露,但卻被一名德國高官阻止,原因就在於顧慮到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最終,這份中國影響力報告只有德國總理梅克爾看到。

報導指出,《Axios》引述兩名美國前任情報官員說法透露,這份中國影響力評估報告完成於2018年,內容主要探討中國如何試圖影響德國各級政府、社會與企業,尤其深入討論中國政府與德國企業之間的密切關係,但在該報告有機會在德國政府內部公開前夕,一名德國高官主動介入,最終只有德國總理梅克爾看過這份報告,其餘幾乎沒有其他人看到。

中國以經濟威脅 德企傾向淡化人權議題

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回應,德國不會就有關情報調查或情報活動發表評論。但德國前駐中大使史丹澤(Volker Stanzel)分析,德國經濟非常倚賴出口,德國企業也因此更有影響力。

而中國政府則是擅長把政治因素摻雜到他國的國家利益裡頭,例如以經濟關係作為籌碼,威脅對批評中國政府人權紀錄、拒絕中國公司、對台灣表達支持等企業展開制裁。因此,德國企業與官員便傾向於淡化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

報導舉例,中國在新疆開設再教育營,關押上百萬名維吾爾人而遭到國際批評時,德國汽車大廠福斯汽車卻可以在新疆擁有車廠,即便被問及此事,福斯汽車也僅輕輕帶過。此外,德國政界也顧慮到中德貿易關係而不願強烈批評中國。像是2020年7月,中國在香港實施國安法遭到各國批評,但德國的批評力道卻較小,遭到外界質疑。

德對中態度攸關歐盟走向

不過報導認為,過去德國多從經貿角度看中國,但近期德國的風向有逐漸在改變,也認知到需要跟中國劃定紅線。經濟研究機構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專門研究中歐關係的研究員巴爾金(Noah Barkin)透露,過去梅克爾的做法一向是私下而非公開批評中國。但近來梅克爾姑息中國的作法遭到抨擊,已經讓2021年德國議會選舉中,抱持更強硬立場候選人更有利。

由於德國在歐盟扮演重要角色,一旦德國對中國的態度改變,歐盟的態度也很可能跟著轉變。像是今年九月間,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便宣布,她會參考美國的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推動歐盟版本的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