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聯合國報告:COVID-19可能演變成季節性疾病

  • 時間:2021-03-18 09:37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 撰稿編輯:鄭景懋
聯合國報告:COVID-19可能演變成季節性疾病
COVID-19(武漢肺炎)病毒。(AFP)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今天(18日)表示,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可能發展成為一種季節性疾病,但純粹依據天氣因素來鬆綁防疫措施的這種作法,聯合國仍呼籲保持謹慎。

從COVID-19首次在中國現蹤至今已經超過一年,但有關這場殺死了全球270萬人疫情的傳播,仍圍繞著諸多謎團。

從檢視天氣及空氣品質是否影響COVID-19的傳播,試圖解開這些謎團的一個專家小組,在發布的首份報告中發現,有一些跡象顯示COVID-19可能會發展成一種季節性疾病。

這個由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所組成的16人小組指出,呼吸道的感染經常是季節性的,「特別是盛行於秋冬的流感,以及在溫帶氣候導致感冒的冠狀病毒。」

該小組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引發了對COVID-19的猜測,如果它持續流行好幾年,將會證實它是一種嚴重的季節性疾病。」

模擬研究預期,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可能隨著時間演變成為季節性(疾病)」。

鬆綁防疫措施 不能只看天氣、空品

該小組指出,但到目前為止COVID-19傳染的動能,似乎主要是受到政府干預手段的影響,像是戴口罩及旅遊限制等,而非天氣因素。

該任務小組因此堅稱,光憑天氣及氣候狀況,目前還不應該成為解除防疫限制措施的因素。

任務小組共同主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地球及行星科學系學者柴齊克(Ben Zaitchik)說:「現階段,證據不支持以天氣及空氣品質因素,作為政府解除抑制傳染的干預措施的基礎。」

柴齊克指出,在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期間,部分地區在溫暖季節出現了感染數增加的情況,「而沒有證據顯示,這個情況不會在接下來一年再次發生。」

專家們說:「實驗室研究已經提供了一些證據,顯示病毒在乾冷,以及低紫外線的環境下活得較久。」專家們在報告中只聚焦在戶外的天氣及空氣品質。

但專家小組目前仍不清楚是否天氣因子「在真實世界的情境下,對於傳染率會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他們強調,有關空氣品質是否對病毒有影響的相關證據,仍「尚無定論」。

有一些初步的證據顯示,較差的空氣品質會增加COVID-19的死亡率,「但並不是空汙就會對透過空氣傳染SARS-CoV-2有直接的影響。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