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快熱缺氧」通膨傷害恐是未爆彈 台灣此波疫情後見真章

  • 時間:2021-07-05 10: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快熱缺氧」通膨傷害恐是未爆彈 台灣此波疫情後見真章
「快熱缺氧」通膨傷害恐是未爆彈,台灣此波疫情後見真章。(資料照片/CNA)

全世界COVID-19疫情還未消退,但去年因為疫情急凍的經濟,在歐美陸續解封重啟,各國急補庫存,龐大需求造成「塞車」,使得各國陸續出現通貨膨脹的現象,當然也包括台灣。經濟學家認為,這波通膨是所謂的「快熱缺氧」,也就是需求急速攀升「快熱」所導致,但真如官方所言是短期現象嗎?國內學者認為,台灣國內物價目前因為疫情關係,被壓了下來,但待此波疫情之後,恐怕才是挑戰的開始。

大宗板材今年4月以來連3波漲 價格轉嫁消費者

從事系統櫃的李老闆,5月15日因為台灣國內COVID-19疫情爆發,雙北升至三級警戒,緊接著又是全台,使得他對外洽談案件一度停擺,他轉而將精力全放在工廠,專心製作客戶之前訂做的系統櫃。隨著近期雙北縣市疫情逐步趨緩,對外接洽的業務在6月初又熱絡了起來,不過,當他準備要為客戶訂購所需要的板材、鉸料等零件時,卻發現供貨廠商又漲價了。李老闆說:『(原音)跟賭博一樣。「你要來,不然就不要來」。不怕人家不跟他買。6月25日又漲。像系統櫃的板材,南亞發泡板,也是漲價,五金也漲,沒有不漲的,貨運櫃的問題。』

成本價格上漲,業者也只能轉嫁消費者。李老闆說:『(原音)你只能把你多花的成本,轉嫁在消費者身上。假設我成本多5千元,我如果要多賺的話,至少要多報到8千至9千元,才有賺錢,但是當現在景氣不好,就只會用廠商的漲價,把它轉嫁至消費者身上。』

疫情之後全球需求爆增 市場供不應求物價連番漲

不少民眾一定很疑惑,疫情下想要生存都不容易,為何大宗物價還能有基點可以上漲?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疫情之後,全球需求突然爆增,市場供不應求,直接反應的就是物價上漲。如果以美國來看,由於車用晶片不足,新車庫存大幅下降,年初原本還有40萬台,如今來到史上新低只有25萬台,想買車的人買不到想買的,轉去二手市場,導致二手車市「快熱缺氧」,價格大噴發。另外,疫情讓伐木工人嚴重不足,由於產量跟出貨越來越少,加上疫情「在家工作」人數多,加深對買房需求,連帶木材價格暴增。林啟超說:『(原音)供應鏈的調整還要好幾個月,所以下半年通膨實際數據還是比較高,像二手車,飛機票價和房租都還有上漲空間,但是聯準會最關注的長期通膨預期。通膨的實際數據在下半年還是偏高,但隨著重啟讓供應鏈改善,明年通膨有下滑空間。』

對於近期驚人的通膨數據,美國Fed不斷重申只是短期現象,認為只是因為去年基期較低,今年以來需求突然爆增下所導致。台灣央行也認為,儘管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輸入性通膨壓力升溫,但因為比較基期偏低,央行預期下半年基期偏低因素會逐漸消退,通膨率可望緩步回降。不過,真的有這麼樂觀嗎?

通膨真只是短期?學者憂心恐怕沒那麼樂觀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主任吳大任認為,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紓困方案高達1.9兆美元,基礎建設也很龐大,美國財政最終仍得透過舉債因應,但債券大部分得由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吸收,因此Fed為購買這些公債,仍得持續在市場釋出資金,在資金過度寬鬆的情況下,還是會持續推動大宗商品價格往上的空間。吳大任說:『(原音)因為全球資金寬鬆現象並沒有降下來,雖然美國聯準會他們的態度有點改變,他們原本是說2024年前不會升息,但現在是說,2023年前可能會升息2次,且隨時考慮減少購債規模。但是問題是美國政府它的基礎建設計畫龐大,政府的公債總是要有人吸收,所以聯準會降低購債規模恐怕不太容易,當市場的資金非常寬鬆時,很多商品價格還是會被推上去,所以美國現在通貨膨脹壓力非常大,5月份的CPI已經到達5%。』

全球大宗物品價格上漲,對於台灣的影響狀況將為何?吳大任認為,以台灣5月來看,CPI較去年同月上漲2.48%,創下8年多以來新高紀錄。但目前台灣仍還未大幅反應大宗原物料價格上漲,主要是現今被疫情所苦,廠商不敢大動作漲價,但等第三季、第四季時疫情緩和下來,壓力鍋將引爆開來。吳大任說:『(原音)我們剛好在5至6月有比較嚴重的疫情,所以在內需的部分,像是很多廠商的消費餐飲和服務業等,即使成本上漲,也不敢反應在售價上,因為疫情的關係生意都不好,所以廠商在價格這部分有所保留,無法全部反應成本上漲所帶來的壓力,但是台灣疫情滿有可能,隨著疫苗覆蓋率增加以後,慢慢的穩定下來,所以8至9月我們逐漸恢復正常生活,所謂的報復性消費會再來一波,對於物價就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只要消費恢復正常,廠商就會把價格反應。』

換句話說,此波疫情之後,國內通膨恐將如熱浪來襲,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股票分析師陳彥甫認為,通膨的影響,所導致的就是購買力下降,也就是說當疫情之後,百業重整,若又面臨民眾購買力不接續上來,對於小型商家是否造成二度傷害,政府各單位面臨通膨問題,恐怕不得不謹慎。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