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央廣「移動錄音室」 跨出同溫層看見台灣死刑犯人

  • 時間:2021-12-23 10: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詹婉如
央廣「移動錄音室」 跨出同溫層看見台灣死刑犯人
「移動錄音室」21日線上開講,「前」資深死刑犯人鄭性澤(右)及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理事長張娟芬(中)談「寫一張給死囚的聖誕卡」。

聖誕節前,中央廣播電臺「移動錄音室」21日線上開講,「前」資深死刑犯人、現為無罪自由人的鄭性澤及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理事長張娟芬,以「寫一張給死囚的聖誕卡」為題,談一封信為死囚帶來的力量。

那孩子的眼神 「壞人」鄭性澤永生難忘

央廣「移動錄音室」透過線上講座,促進民眾對公共議題的認識與交流。21日主題為「寫一張給死囚的聖誕卡」,首先談什麼是「壞人」?

受訪者鄭性澤被控涉及KTV包廂槍擊殺警案,2006年遭判死刑確定,他回憶,案發後曾赴殯儀館上香,當時看到一個年幼的孩子,認定他是殺父仇人,那種被當「壞人」看待的眼神,永生難忘。

鄭性澤在警方刑求下屈打成招,一份自白成為他被判極刑證物,自此,夜市小販坐14年冤獄,入獄期間,寫信給總統府和監察院等四處喊冤没人理會,絕望之中,寫信寄至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在民間團體努力下,被認為審判過程具高度瑕疵。

一封絕望的抱怨信,讓鄭性澤於2017年獲判無罪成了自由人。

被認為是鄭性澤案「第一發現者」的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理事長張娟芬強調,司法實務上要調整錯誤並不容易,無罪推定真的很重要;一般人都用理想的情境設想,認為所有案件證據都是蒐集齊全的,但實際上距離完美水準落差非常大,且若國家已為此人貼上「壞人」標籤,將永無翻身之日。

張娟芬說,每個冤案至少要花十年時間才能平反,過程皆有國家控證據力薄弱的情形,因此,我們應該盡量摒棄「好人」與「壞人」成見,看看每個案件的證據能否撐得起那份判決。

「好人」寫信  絕不是高高在上的施捨

一封信,把鄭性澤從鬼門關拉回,於是,央廣「移動錄音室」有民眾提問,「寫卡片給死刑犯,能改變什麼嗎?」

鄭性澤以過來人的角度認為,收信,當然不能改變刑期,但至少在裡頭能感受到外界關心。

張娟芬認為,「好人」關心「壞人」絕不是一種施捨,重點在於彼此形成一種共同體,在此情況下,若有人受到不公平待遇,外界一定會想為他做什麼,而做事的當下,就是實踐自己所相信的事;況且,若該死刑犯人不斷收到明信片,所有人都會看到有人持續聲援與關注他,亦有可能影響獄政管理人員看待死刑犯人的態度。

張娟芬說,目前正在舉辦寫明信片給阿福(王信福)或阿順(邱和順)活動,分別是寄給台灣最高齡死囚王信福及已關押33年的死囚邱和順;若一般民眾不知如何下筆,建議可把死刑犯人,當成一個自己還不認識的陌生人,在初步知道案情狀況下,寫下最觸動自己的部份,無論是關心或詢問都好;或許大家沒有冤獄經驗,但一定有被冤枉經驗,也可從這樣的出發點去同理他們的處境。

訪談精華,請收聽12月22日播出的「兩岸ING」節目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