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審計署曝地方「假買賣」資產 財政收入虛胖120億美元

  • 時間:2023-06-28 15:52
  • 新聞引據:採訪、華爾街日報
  • 撰稿編輯:陳文蔚
中國審計署曝地方「假買賣」資產 財政收入虛胖120億美元
中國地產市場幾乎崩盤,地方政府失去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最大收入來源後,轉以左手賣右手方式虛增收入達120億美元,地方財政恐比想像還嚴重。(路透社/達志影像)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審計署日前公布地方政府透過虛構土地交易和其他國有資產交易虛增的收入規模,估計高達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700億元),其中有逾六成發生在縣級政府。報導指出,披露的數據已經顯示土地銷售和地方收入大幅下降,但實際情況恐更加糟糕。

根據中國審計署公布資料顯示,有70個地區透過「自賣自買」國有資產、虛構土地交易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由於這些交易是在地方政府及其自有實體之間進行的,實際上並沒有為地方政府增加收入,只是進行了資金轉移。中國審計署表示,其中約80億美元的交易發生在縣級,佔整體約67%。

報導表示,中國地方政府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土地出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但去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狀況惡化後,市場對土地需求大幅放緩。中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22年地方政府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年減23%,主因就是因為土地市場銷售規模縮減,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字已經將上述虛構的交易包含在內。

另外,中國金融數據提供商萬得(Wind)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地方政府今年前五個月的土地相關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20%。

過去最大買家的大型地產商幾乎銷聲匿跡

雖然中國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借款,但可以利用融資平台來為他們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買單,這些融資平台也是去年政府土地的重要買家之一。

過去曾經是這些地方政府土地最大買家的大型中國民營地產商,已經幾乎從土地拍賣市場消失了,包括地產龍頭恆大(China Evergrande Group)、融創中國控股(Sunac China Holdings),這兩家公司已經一年多沒有出現在地方政府的拍賣市場。唯一例外是碧桂園,但也僅在4月在地方市場出現一次。

去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下降之際,地方政府正面臨著因實施嚴格COVID-19清零政策而不斷增加的支出需求,需要地方官員的協調應對,卻嚴重損害了經濟活動。對於地方政府虛增收入,盧米斯賽勒斯(Loomis, Sayles)資產管理公司高級策略師莊博(Bo Zhuang)說,原因很簡單,地方政府已經沒錢了,那麼他們怎麼才能獲得更多資金呢?他認為即便到現在都仍存在這種做法。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