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在日本將福島核處理水排海之後,不斷祭出反制手段,除禁止水產品外,最新消息顯示,中國相關部門正對來自日本貨船的「壓艙水」進行採樣等調查。日本《共同社》報導,來自多名經貿人士消息指出,從核處理水排海啟動前後,中國便在多個主要港口進行調查,目的可能是檢測放射性物質。
《共同社》報導,據海運行業相關人士透露,包括在中國天津港,當地海事局正從來自日本的貨船抽取在日本領海內裝載的壓艙水,實施放射性物質檢測。通常,貨船裝載貨物時,會將壓艙水排到船外,但海事局發布公告表示,若放射性物質超標將禁止排放壓艙水。而事實上,放射性物質超標的情況至今似乎從未發生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方面不斷將福島核處理水稱為「核汙染水」,自從核處理水排海後,中國也不斷要求日方停止動作。同樣的,中國對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所稱的「符合國際安全標準」說法也抱有強烈不信任感,更未加入分析和評估福島近海海水採樣監測的國際機制,因此不得而知中國會以何種標準檢測放射性物質。
報導指出,據了解,中國至今未公開宣布要求檢測壓艙水,也沒有發出任何書面通知,但天津及山東省等多個貿易港都已經採取上述的方法。
報導認為,這種做法可能在核處理水排海啟動之前就開始,也就是中國7月上旬宣布要對日本水產品全面進行放射性物質檢測前。報導表示,這項作法對貿易流程和貨物運輸目前尚未造成重大影響,日本政府也在收集更進一步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