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校園突大吃料理包 為戰爭做準備?

  • 時間:2023-09-21 16:3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程寬厚
中國校園突大吃料理包 為戰爭做準備?
中國預製菜(料理包)大舉進入校園,引發家長憂心及社會關切。(翻攝自網路)

中國各地方政府近幾個月來,突然大力推廣含防腐劑及添加劑的預製菜(料理包),甚至把校園當成推廣行動的第一站,不料卻引發了多地學生家長的反彈抵制,擔心預製菜中的防腐劑會危害學生身體,由於黨媒不斷吹捧預製菜的好處,強力推廣得有點像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僅讓部分家長感到蹊蹺,網上更傳出能夠長期保存的預製菜,是中共因應戰爭所做的準備。

預製菜引發爭議 更勝日排核廢水

在台灣稱為料理包的預製菜,是將可食用原料經過預先加工製成半成品或成品,因為具備便利、快速及容易保存等特性,因此儘管含有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但在中國卻也流行多年,主要用於餐廳、速食店。但最近卻因各地教育局鼓勵企業將預製菜送入校園,遭到學生家長強烈反對,而成為熱門話題,在網上熱搜程度,更勝日本排放核廢水。

中央一號文件背書 預製菜行業後勢看好   

而究竟推廣預製菜為何突然成了一種政令宣導?時間推回今年2月,中國「國家糧食局和物資儲備局」發佈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清楚說明應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而當文件一出,預製菜如獲得中央背書加持一般,讓業界均十分看好未來預製菜行業發展趨勢,就連央視也在安徽及全國各地主辦預製菜爭霸賽,掀起熱潮。

而根據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人民幣,預計今年將達5,100億元,2026年將突破1兆元規模。目前,中國從事預製菜的相關企業超過6萬家,確實在中國經濟下行的此時,算是異軍突起,但這股風潮卻直到各地方政府,有意將預製菜引進校園食堂後踢到鐵板。

校園反應不佳 家長寧辭工作送餐

根據媒體報導,江西贛州蓉江新區就有多名中小學生家長投訴,給學生統一配送的午餐有速度慢、品質差、口感不佳等問題,更指孩子覺得預製餐的品質很差,根本嚥不下,甚至有人吃完後腹瀉。

另外,浙江、廣東等多地家長紛紛向地方政府提意見,要求停止預製菜進校園,甚至有部分家長從9月開學以來,因擔心孩子在學校食堂吃預製菜,不惜辭職,每天中午給孩子送飯。由於有些學校規定,送飯只能送到校門口,因此網上還流傳了學生就在校門口當街吃飯的影片。

業者自白 預製菜進校園是殘害下一代 

對於預製菜的食安問題,媒體就報導了一位製作預製菜的商人在網上發視頻,直言預製菜根本不利於健康。他強調,自己做預製菜已經七、八年了,儘管全網預製菜的商家現在都保持沉默,坐山觀虎鬥。但他堅決反對預製菜在學校推廣,因為那簡直是在殘害下一代。這名商人強調,以他對預製菜的瞭解,它一定不適合任何人長期食用,做預製菜的初衷並不是面向孩子。

最糟的是,他在影片中還透露說,「為了有更長的保質期,就算走冷鏈的產品,也會添加防腐劑……還會添加各種色素、香精、香料、增味劑、保水劑等等,這裏面只有你們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做不到的……至少我和我的家人,特別是孩子,是不會吃預製菜的……」

由上而下推廣 卻無國家標準

此外,更讓家長有食安疑慮的是,對於預製菜到底是什麼?營養是否足夠?儘管從去年起,中國多地陸續發布預製菜團體標準,中國烹飪協會也於同一年發布團體標準,但直到現今,仍沒有統一的國家品質標準。

中央突然力推 是為戰爭做準備?

面對如此多的爭議,中共為何要大力推動預製菜產業,讓外界相當好奇。就有家長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現在到處都在宣傳和推廣預製菜,讓人感到蹊蹺,到處在搞預製菜,有點像文化大革命時期。也有網友質疑中共大力推廣預製菜,難道是為了預防可預見的食品短缺?還是為了戰爭做準備?

網友的質疑並非沒有道理,中國目前的確面臨糧食短缺問題,這從中共近來大力推動退林還耕政策,就可以看出一二。尤其中國公安部和國家安全部就曾評估,如果台海衝突導致歐美和日本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中國不僅經濟恐直接倒退30年,回到市場開放前的計畫經濟時代,中國甚至可能因此而陷入糧食危機。

面對天災戰爭 預製菜成中國戰略儲備策略

而時事評論人士畢鑫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認為,預製菜確實也是中國戰略儲備中的一種應對策略,它可滿足自然災害和戰爭時期等特殊情況下,人們對食物的需求,尤其日本的預製菜保存期只有3天左右,而中國最長時間可達到1年,而且無需冷藏,便於保存。

選錯賽道 家長難買單

只是或許預製菜這回真的是走錯了「跑道」,中共想從校園出發推廣,卻忘了孩子們的餐桌無小事,就算有黨媒加持,由上而下的推廣預製菜進入校園,家長學生一樣不買單。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