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以巴衝突 學者:內鬥讓敵人趁隙 台灣引以為鑑

  • 時間:2023-10-13 17:5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王照坤
以巴衝突 學者:內鬥讓敵人趁隙 台灣引以為鑑
關於以巴衝突,學者林泰和(右)表示,美國力挺以色列,可做台海若有事的參照對象;學者賴怡忠(左)表示,以阿關係正常化將受阻,也衝擊印歐走廊計畫 (合成圖,央廣檔案/記者王照坤 攝)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以色列以宣戰方式予以回擊,美國表態力挺盟友。學者林泰和今天(13日)受訪表示,拜登政府對以色列的支持無庸置疑,且曾把台灣與以色列放在一起強調其堅定承諾,由此來看,未來若台海有事,「可能以色列是我們可以參照的對象」;另也要注意以色列因內部分裂,讓敵人可乘隙而入,台灣要引以為鑑。

美力挺以色列 台灣的參照對象

首先來了解以巴衝突發生後美國的做法,美國總統拜登表態支持以色列,承諾將運送更多彈藥跟裝備,還要提供額外支持,福特號航空母艦戰鬥群也已調往地中海東部,以具體行動力挺盟友,並試圖避免中東情勢進一步升級。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林泰和表示,美國在2021年從阿富汗撤軍時曾引發一波「疑美論」,當時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便反駁這種拿阿富汗與台灣類比的說法,強調美國對盟友夥伴的承諾神聖不可侵犯,對台灣或以色列的承諾也一如既往堅實;拜登隔天在媒體專訪中也表示,阿富汗和台灣、南韓及北約有根本差異,「若任何人侵略或對北約盟友採取行動,美國會做出回應,對日本、南韓和台灣也一樣」。

由此再回頭觀察美國在以巴衝突後的做法,林泰和指出,美國支持以色列的決心絕無懷疑空間,一定會力挺到底,而拜登政府將台灣與以色列並列的政策,可以讓人看到台海未來若有衝突,美國政府的支持作為,他說:『(原音)因為拜登將台灣跟以色列相類比,所以可以從這個脈絡來釐清,如果台灣有事的話,可能以色列是我們可以參照的對象。』

即使如此,林泰和強調,國家的安全要靠自己,以色列全力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你自己沒有防衛國家的決心,別人怎麼幫助你?」這是最重要的前提。

內鬥讓敵人趁隙 台灣應引以為鑑

這場衝突除看到以色列自助而後人助的情況外,還有一點值得台灣注意,就是情報與滲透問題。林泰和表示,「任何攻擊都有徵兆,任何徵兆都不可等閒視之」,有消息指出埃及在這次哈瑪斯突襲前曾示警以色列,卻未獲重視,這點台灣要引以為鑑,務必偵察任何徵兆,並對它們做出正確判斷。

林泰和進一步分析衝突發生前以色列的內部情況,因執政者進行「司法改革」而引發的抗議及分裂狀態,「造成敵人有空隙可以進去」,而台灣社會不也正處於分裂狀態?他說:『(原音)中國就會製造矛盾,所以我們應該要把內鬥、內亂的力氣,轉移到增加我們的國防。』

林泰和認為,與以色列建國以來經歷六次戰爭不太一樣,台灣較無增強國家認同的機會,「我們國軍退役將領對國家認同發生矛盾,何況老百姓」,這點令人擔憂,「國家認同錯誤,導致內部矛盾激化,不能一致對外,社會無法百分之百做為國軍後盾」,因此台灣真的應該加強傳達正確的訊息與觀念,例如「黃埔精神」應改為「鳳山精神」,落實國軍的本土化跟在地化。

以阿關係正常化受阻 衝擊印歐走廊計畫

另外再來了解以巴衝突發生後的中國態度,主要立場是將兩邊都視為好友,希望能和平相處,落實兩國方案。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受訪表示,中國不譴責哈瑪斯也不責怪以色列,「是有意跟西方做區隔」,賴怡忠說:『(原音)不要把中國的做法認為叫做兩邊都不得罪,而是用這個方式來刻意區隔跟西方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是要持續保持和伊朗之間的關係。』

還有一個值得觀察的角度是以色列跟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正常化的問題,賴怡忠指出,這場衝突已經影響正常化進程,不僅如此,更衝擊到日前美國、印度宣布的「印歐走廊」計畫,即使美國想強力處理,計畫也不容易繼續推動,他說:『(原音)除非以色列處理哈瑪斯這邊處理得非常快,沙烏地阿拉伯沒有被迫要去跟哈瑪斯往前進,在這個狀況之下,這個計畫才有辦法恢復正常。』

至於哈瑪斯的突襲行動是否與中國有關的揣測,賴怡忠認為無關。

以巴結構性問題 兩國方案是解決基礎

最後來看看這場衝突的後續可能發展,林泰和表示,以色列遭襲後本來擁有反擊的正當性,但卻在加薩地區展開無差別式攻擊,此舉將製造更多仇恨,並已造成人道危機,「這剛好給哈瑪斯或其他恐怖組織一個藉口」,也會讓加薩地區人民慢慢都變成哈瑪斯。

做為專研國際恐怖主義的學者,林泰和進一步指出,「哈瑪斯不是一個恐怖組織,它是一種理念,是要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壓迫做回應」,因此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正面對待這個「理念」,但以色列現在的做法,「短期可能會有軍事上的勝利,但沒有辦法解除長期的結構性問題」。

林泰和表示,「恐怖主義來自壓迫」,如果將哈瑪斯這次的行為定義為恐怖攻擊的話,「這個壓迫就是來自於以色列長期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壓迫」,他認為這次雖應譴責哈瑪斯,但為了處理以巴結構性問題,仍應正視以色列在占領區的一些作為,或透過「兩國方案」來尋求徹底解決的可能。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