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李克強若當總書記 北大同窗確信:不會和台灣談一國兩制

  • 時間:2023-10-30 18:5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程寬仁
李克強若當總書記 北大同窗確信:不會和台灣談一國兩制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驟逝,許多中國民眾自發性悼念。(AFP)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病逝,當年和他同一屆進入北京大學就讀的歷史學者吳仁華今天(30日)表示,如果當年是李克強當上總書記,而非習近平,中國社會將比現在好太多,甚至可能啟動政治體制改革,對台灣問題也會比較理性處理,絕不會談一國兩制。

人民自發悼念李克強 實際衝著習近平而來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7日因心臟病驟逝,令各界震驚,許多中國民眾自發性前往悼念李克強。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學者吳仁華30日接受央廣節目「為人民服務-楊憲宏時間」專訪,他表示,一名北京大學校友在輓聯寫上「活得憋屈 死得窩囊」,真的是非常客觀和正確的描述李克強10年總理的政治生涯,李克強是中共建政以來最窩囊、最沒有權力的一位國務院總理,任內也沒有突出的政績,但能引發這麼多的民眾前往悼念,是因為人民對現有體制強烈不滿,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感到憤怒,但平時沒辦法直接以政治訴求上街集會,所以藉由悼念活動抒發長久以來不滿的情緒。

吳仁華:『(原音)所以在這次悼念活動裡頭,就像1976年的天安門事件跟1989年天安門事件一樣,就出現了一些政治性的條幅或者是字條,有人就在鮮花當中留下字條,就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就類似於1989年冰心所說的「不該死的死了,該死的沒有死」。然後上海有民眾在悼念李克強的時候,打出一個標語牌,上面寫的是「我在上海很想你死」,很想你死的「你」是誰?大家都心知肚明,指的就是習近平。』

李克強活躍北大英文好 翻譯西方法學著作

吳仁華回憶,他和李克強都是在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時,考上北京大學,李克強在學校非常活躍,他在校時和王軍濤等人成立北大學生議會,以純學生的組織來監督與對抗官方的北大學生會,李克強也成為北大學生議會的首位主任。

李克強當時還組織了6人讀書會,彼此定期交換讀書心得和展開思想交流,吳仁華說,李克強很常談及法治精神,特別是介紹西方法律制度與法律精神,他在就學期間更與兩位同學共同翻譯英國勛爵丹寧的著作《法律的正當程序》,李克強還是第一翻譯者,他的英文非常好,可說是中共歷來正國級領導人中,英文程度最高的,曾在香港大學用英語演講,和外國政要互動也不需要翻譯隨行。

吳仁華還提到,李克強1981年在北大發表的論文,題目是「法治機器與社會的系統信息及控制」,當時曾獲選全校得獎論文。吳仁華:『(原音)你看這個題目,在1981年中國是非常有出於領先地位的,也是比較領先的一種思想,因為當時信息論、控制論,在中國還是一個新的話題,所以他把信息論、控制論就用到跟法學結合起來,所以他這篇論文在北大學生的評比當中就得獎了,是20篇得獎文章之一。』

李克強若當總書記 吳仁華確信中國會更好

吳仁華坦言,和現在的總書記習近平相比,李克強的思想是自由派,崇尚西方的自由和法學精神,而且比習近平的學識、學歷都高出很多,如果當年是由他當上總書記,中國至少會比現在要好太多,而且有可能重啟政治體制改革。

吳仁華:『(原音)像他這種思想背景,加上他北大的背景人脈關係,周邊的人肯定不跟習近平現在周邊不學無術的馬屁精不一樣,像國務院總理現在李強完全是馬屁精,根本沒有學識,就是靠馬屁,所以說混到第二號的國家領導人,所以說情況完全不一樣;如果更高的一個預估,他有可能讓中國真的出現政治體制的改變,因為他如果當了總書記,時代背景不一樣,他能夠有所作為的空間會比胡耀邦、趙紫陽做總書記的時候完全不一樣,按照他原來的那種想法,就可能讓中國進行和平轉型。』

對台不談一國兩制 可能採用中華聯邦制

如果李克強擔任總書記,中國和台灣的關係會有什麼不一樣嗎?吳仁華說,統獨的問題一樣會存在,畢竟中國在文化傳統上,大一統的觀念很強烈,共產黨從1949年建政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強化了民族情緒,只是,由李克強執政絕對會比習近平溫和的多、理性的多,即便容忍還是有底線,還是不可能允許台灣獨立,但至少不會像現在動不動就威脅台灣,而且不會去談一國兩制,可能會構思出「中華聯邦制」,與台灣談出更好的條件。

吳仁華感嘆,李克強當年進入體制,雄心勃勃地想改變中共體制,但最後反被這個體制葬送了,成為他人生最大的悲哀。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