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有關中港台於「社會企業」的發展分享(下)

  • 時間:2023-10-31 22:0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有關中港台於「社會企業」的發展分享(下)
中國沒有任何和社會企業有關的國家規範,就算是私人公司也可能遭到打壓。圖為曾名列富比世中國慈善榜捐款榜首的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曾因公開批評中國金融監管機構而一度避走海外。(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上回提到了社會企業的概念和台灣行政院提出的相關法案。在看過其他地方的相關法條後,筆者認為台灣政府在這方面實在是有前瞻性的。跳一跳到政治學,社會企業的概念,其實換句話說就是用公司自己商業營利的所得去無私貢獻社會,然後按當地情況可能又會有來自人民的稅金去補助營業,不難看出是一種偏向社會主義的產物。那麼,自稱為社會主義治國,又自稱要發展有國家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想必一定早先於台灣,對於社會企業或者類似概念有完善的法規監管,社會企業也對於中國社會有著甚高的貢獻對吧?讓我們看看中國對於社會企業的相關法規和發展現況,答案是──

沒有。完全沒有。

中國並沒有對社會企業作出任何定義,也沒有任何國家資源去補助社會企業的發展。有一個叫徐永光的人在中國一直致力推廣社會企業,他是經中國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南都基金會的榮譽董事長,是中國公益的關鍵人物。翻查網絡資源,他在2015年於《中國慈善家》雜誌的訪談中提到,他相信在未來5年中國有望成為社會企業和社會投資的第一大國,也提到時任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會議上提過要支持公益創新投資、公益信托和以金融手段發展慈善事業,他認為是中國支持社會投資的重要訊號。距離2015年已經過了八年,中國仍然沒有任何和社會企業有關的國家規範,而當年認同了這種具前瞻性投資的李克強總理亦已經……被心臟病發。(說不定死亡筆記是真的。唉,請安息。)

以筆者愚見,其實社會企業在中國發展不起來實在毫不意外。雖然社會企業的營運目的是貢獻社會,但它仍是一種有自主權的營運公司,其盈利仍舊屬於私有財產。而在中國,根本沒有所謂的私人有限公司。就算你名目上是私人公司,中共還是可以隨時關你的大閘。就算你是亞洲首富,還是可以因為批評一下中國的銀行制度而被全方位打壓,要大部份時間「暫居」海外,也失去了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的掌控權。中共可以一句話就要資產超過3000萬人民幣的富豪交出20%的財產……你說,中國哪需要甚麼社會企業?只要中共說一句話,搶一些錢,再把錢投放在它眼中的社會投資項目上,人人都自動成為「社會企業」。至於實際的社會投資項目的錢去到哪裏,還真是天知道。這麼看來,似乎又從一個角度引證了筆者在上月的投稿所指的:中國根本不是甚麼社會主義國家,它所行的是以黨利益為依歸的裙帶資本主義。

香港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翻查香港的資料,可以看到香港確實有一些社會企業,其資金也有部分從民間以公益為名募捐而來,但其在法律上的性質仍然和一般私人營利公司無任何分別,沒有特別監管,也沒有特別的稅務優惠,完全是單靠一腔熱忱去營運。

最後又回歸主題。商業牟利和將資源單純地為了社會和世界而貢獻,在人性上始終屬於不同的地方。如果一家社會企業賺到錢,誰能保證決策者不會忘記初心,想將公司轉型成完全牟利的機構?又反過來說,投資和營運本來就涉及風險,當公司營運不佳接近倒閉時,公司又會不會要「暫時性」放棄公益的部份,先完全專注於賺錢起死回生,然後讓自己「實現社會目標」的底線愈退愈後?這些都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但可以看見台灣政府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方案來完善,中國可就差得遠了。

延伸閱讀

有關中港台於「社會企業」的發展分享(上)

作者》沙羅双樹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