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不走「擁抱熊貓」回頭路 總統大選必答題:面對中國如何去風險

  • 時間:2023-12-01 17:4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不走「擁抱熊貓」回頭路 總統大選必答題:面對中國如何去風險
台灣的民主運作能否抵禦來自中國獨裁的干預,讓2024大選備受國際關注。圖為金門街道上慶祝雙十國慶的壁畫。 (資料照片/AFP)

進入12月,意味著2023年即將結束,也代表著準備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在台灣,目前最受矚目的焦點,就是在40多天後,將進行2024年總統大選的投票,這場選舉攸關著台灣未來4年的國家發展,不只是政黨間的選舉競爭,更是在新國家領導人的帶領之下,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國際、兩岸及國內政經發展藍圖,國際社會也在看,到底台灣的民主運作能否抵禦來自中國獨裁的干預,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對中國 台灣要有「去風險」思維!

在總統副總統參選登記底定後,台灣三個主要政黨——民進黨、國民黨及民眾黨,分別推出「賴蕭配」、「侯趙配」和「柯吳配」的組合,「三腳督」在登記日的最後一天確定,結束了過去紛擾多時的在野政黨合作,選戰也在候選名單(總統副總統、區域及不分區立委)上架後,終於正式開打。隨著投票日逼近,各陣營必須提出自己的政策白皮書及政見論述,展開國家發展路線的攻防,尤其是向選民說明執政後的願景擘劃。

總統大選並不是地方性的選舉,候選人的一言一行,不該情緒勒索,也不能遠離現實情境,特別是面對當前的國際情勢,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都需要把自己的治國理念說清楚、講明白,特別是針對台灣面對中國、區域及全球的因應對策。換言之,誰都無法迴避參選總統格局該有的檢視,三組候選人都必須打開天窗說亮話;不過,截至目前為止,除了率先登記的「賴蕭配」有明確的論述之外,另兩腳督則似乎以拖待變。

如何檢視總統候選人的「對中政策」?首先,必須釐清對 「中國的想像」,當前國際社會認知中國已從「發展」轉為「脅迫」,以及中國真實現況的表現,經濟下行的「風險」多於「機會」,這反應在西方國家不再對中國採取綏靖主義,反而將「中國威脅」畫上紅線,「去風險」的意識正在強化,就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拜習會」中向拜登示弱,也無法扭轉這樣的情況;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也鑲嵌在這樣的形勢之下,這是總統候選人的必考題。

台灣不可走「擁抱中國」的回頭路

或許有總統候選人錯誤理解中國因素,抑或刻意掩飾中國的真實面目,這都等同是對「中國的想像」,甚至是倒果為因,將中國的打壓及恐嚇「誆」成是台灣自作自受,例如開放中國旅客、中國學生的議題。事實上是「中國片面中斷來台」,而不是台灣,倘若因為台灣選舉結果而換來中國「施捨」的惠台待遇,這不但讓兩岸關係更為扭曲,再次重蹈2008年至2016年「糖衣毒藥」的處境,來自中國的好處跟利益再次回到特定「買辦」及「掮客」手上。

面對中國問題,台灣當然是無法避免,也有自信「民主自由」可以包容來自中國的民眾;但是,中共對台政策包藏禍心,利用兩岸開放進行統戰與滲透,甚至操作成對台制裁與壓迫的工具。任何一個總統、副總統候選組合,都必須講明如何防範來自中國的迫害,尤其是一旦開放之後,可能對台灣的經濟、產業、就業、安全等面向的衝擊,台灣又該如何因應?換句話說,台灣面臨「中國威脅」的風險下,必須提出「去風險」的方案。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正面臨著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經濟下滑情勢,房地產低迷、地方債務龐大、外資恐會出逃、消費疲乏等問題一一浮現,就連失業率的發布都被蓋牌掩蓋,中國經濟危機四伏,完全不同於30年前的盛況。中國經濟環境難顯樂觀,有總統候選人還在鼓吹「鏈接中國市場」,力推已過時的「擁抱熊貓」觀點,不但經不起事實的考驗,更是與西方友善同盟逆行,一旦掌握國家機器,恐怕會對台灣帶來巨大的傷害!

作者》吳瑟致 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