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2022年3月啟動「鷹派」升息,後遺症已經展現,國銀在歐美針對當地的商用不動產授信,今天(5日)傳出有逾期還款,而需要展期的案件。金管會傍晚表示,根據今年6月國銀匯報的歐美商辦最新曝險,金額約等值新台幣1100億元,占全體國銀授信總餘額不到0.3%,相對風險可控,金管會今年已特別對於歐美商辦跌價的問題,向國銀提示4大風險控管措施。
媒體報導,從去年至今,至少8件歐美商辦授信案陸續爆雷,牽連至少4家國銀的紐約、洛杉磯、多倫多、倫敦等分行。而根據銀行內部人員透露,這4大行庫包括第一銀行、彰銀、兆豐銀和台銀。目前踩雷的各行庫已積極配合管理行或參貸行與借戶協商,主要有3大方式,一是討論展期、二是債權重組、三是出售等新買主,各行庫也陸續提存呆帳、轉銷。
金管會5日傍晚也指出,有感於歐美商辦的放款風險,因此,在6月底,就已特別要求國銀申報歐美商辦授信概況,並請銀行要特別注意,且進行4大風險評估。包括詳實評估當地法令,對借戶整體現金流量的分析,評估借戶是否有充足的償還能力。另外,對商用不動產審核過程,除優先承作擔保性較好的標的,也要定期評估商用不動產曝險狀況,對產業集中度訂定預警指標啟動風控程序。第四則是要求銀行要落實貸放後的管理。銀行局局長童政彰說:『(原音)比方說你即便是旅館,或者是商用的辦公室等等,他會依照資產,會給他不同的評級,然後去調整他授信的分類,也會持續的去追蹤借戶他履行財務承諾,比方說這個房子有沒有租出去出,租率是多少,住房率是多少,那借戶的營收等等,這個都是他在貸放管理後的一個重點。』
童政彰也指出,根據今年6月請國銀匯報的歐美商辦最新曝險,金額約等值新台幣1100億,占全體國銀的授信總餘額不到0.3%,相對風險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