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新社報導,中國今天(9日)發布官方數據顯示,中國11月通貨緊縮加速,突顯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重振放緩的需求上所面臨的困難。
在這項數據公布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表示,中國疫情後的復甦「仍處於關鍵階段」,並警告「國際政治與經濟環境的不利因素增多」。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中國11月全國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5%,降幅比上個月擴大0.3個百分點。
消費者物價指數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
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11月的這項指數下跌是受食品、能源價格波動下行等因素影響。
雖然通貨緊縮表明商品價格較便宜,但由於消費者傾向推遲採購、希望能進一步降價,因此將對更廣泛的經濟構成威脅。
需求不足則可能迫使公司減少生產、凍結招聘或解僱勞工,同時也可能被迫對既有的庫存折扣出售。
此外,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中國11月的生產價格指數(PPI)年減3%,是連續第14個月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