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專家:美國大選對美兩岸政策影響大於台灣大選

  • 時間:2023-12-13 11:02
  • 新聞引據:採訪、The Diplomat
  • 撰稿編輯:吳寧康
專家:美國大選對美兩岸政策影響大於台灣大選
美學者認為,台灣2024年大選不致影響美國兩岸政策,但美國2024年大選卻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要超過台灣大選。示意圖。(合成圖)

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11日刊出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教授沙特(Robert Sutter)的評論文章,認為台灣2024年大選不致影響美國的兩岸政策,但美國2024年的總統大選,對美國、台灣和中國關係的影響,要超過台灣下個月的選舉。

研究美中關係的學者沙特表示,台灣明年1月的選舉一直被視為一個轉折點,對台灣、中國和美國會有廣泛影響,不過,沙特指出,由於美國對抗中國挑戰的強力動能,以及台灣在美國因應這些挑戰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台灣大選不論由誰勝出,美國的兩岸政策都將保持連續性。沙特認為,美國2024年總統大選對兩岸政策的影響可能要比台灣大選來得更大。

他表示,過去6年來保護美國免受中國影響,一直是美國安全、經濟和國家治理的首要任務,而「台灣的關鍵位置以及在印太地區的作用,受到尋求對抗中國不利進展的美國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視」。

此外,沙特認為,台灣的高科技產業「是美國和北京經濟競爭的關鍵要素」,而台灣的政治民主、自由市場經濟和對國際準則的尊重,都支持美國領袖去應對中國的挑戰。

沙特表示,隨著北京對台灣施加沉重的軍事、外交和經濟壓力,美國政府一直在增加對台灣的軍事和外交支持,這一點不論台灣選舉結果如何都不應改變。

沙特在文中指出,比起台灣大選,美國2024年11月的總統選舉,可能會對美國目前對台灣的支持、以及對中國不斷強硬的態度,產生更重大的影響。

他認為,一旦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大選中遭到爭取成為共和黨總統提名人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或其他具有強烈「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傾向的候選人所取代,可能會破壞近年來對抗中國的努力。

沙特指出,作為總統,川普對中國的政策反覆無常,和他對盟友極具破壞性的行為,削弱了美國政府努力捍衛美方免受中國挑戰的效果。由於總統在執行美國外交政策方面擁有巨大權力,一旦川普勝選後重演他的行徑,可能會對北京有利,但有損美國及其盟友與夥伴的利益,特別是台灣。

此外,沙特也認為,如果台灣執政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勝選,他廣被預期將持續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發展的密切關係。

至於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他的政策被認為是尋求與北京更密切的接觸,但是,沙特表示,台灣輿論已迫使侯友宜淡化國民黨過去堅持的符合北京「一個中國」觀點的政策,並致力向美國官員和意見領袖保證,將持續與美國合作,為台灣建立防禦韌性,嚇阻中國侵犯。

沙特表示,侯友宜或許不會像賴清德那樣積極的加強台灣的軍事力量,這可能讓他面臨來自美國國會的批評,但有鑑於台灣的重要角色,拜登政府在這種情況下不太可能反對侯友宜。

相反的,沙特認為,美國2024年11月的總統大選可能對美國目前給台灣的支持和對中國的強硬政策上,帶來更大的影響,而不是台灣的選舉。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