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香港未來會是「金手指」還是「白手套」?

  • 時間:2024-01-10 15: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香港未來會是「金手指」還是「白手套」?
昔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如今財政赤字連年又外資逃離,只能當中國政府的「白手套」?(圖:Pixabay)

臨近新年檔期,最近的台灣電影市場上又有一套香港電影上映,這次的電影《金手指》回到香港電影最常出現的主題,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下的金融與犯罪。而那個電影中紙醉金迷的70、80年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卻是財政赤字連年又外資逃離,只剩下成為中國政府「白手套」的年代。當年本地地產財團都不再於「地少人多」的香港買地投地,香港的金融火車到底會駛往何處呢?

回到新界東北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英語:North East New Territories New Development Areas Planning)是香港政府進行中的發展計劃之一,是為將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的農地劃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作為住宅和商業發展,合共佔地787公頃;扣除綠化帶後,實質發展土地達到320-330公頃。在那個尚有遊行與集會自由的年代,2014年的6月在香港立法會財委會持續審議「新界東北發展計畫」超過港幣3 億的前期工程撥款申請時,就有在示威區的民眾成功搶佔立法會大堂,第一次的把人民的聲音由人民自己帶進立法會。

但那時候的示威抗議並沒有辦法阻止發展的巨輪開進新界東北與港中邊境融合,直到2017年時正式開始整個新界東北新市鎮發展計劃。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出台時就已經可以聽到很多在地人士的擔憂,當中以非原居民的村民更為大宗,因為他們可能已經在地發展農業幾代,但因為非原居民的身分只可以向地主承租農地,而且在新市鎮計劃通過之後,隨即帶來大量地產公司包括香港四大地產商之一的恆基地產大舉圈地,先買入農地再待價而沽,等待政府向地產商提出優惠條件換地或買地,因此對需要長期投入與計劃的農業來說,是影響行業生存的打擊。

香港財政惡化早有先兆

香港曾在2000年代初連續4年出現財政赤字,香港政府在2003年SARS過後其實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收支平衡甚至盈餘的狀態,直到2019/20年度到2023/24年度5個財政年度間,有4個年度赤字,而唯一一個沒有赤字的年度亦與上述提到的恆基地產有莫大關聯。恆地兩年前以508億港元(約2032億新台幣)投得的中環海濱新地王,但卻對恆地構成拖累,因此花旗銀行就發表報告指質疑恆地負現金流將對每股派息(DPS)帶來影響更對恒地作出沽售評級,而如此高意外之財為港府帶來近五年唯一一次財政盈餘。自從美元銀根變緊,借貸成本上升令本身負債比率高達42.5%的恆地在高息環境下愈見掙扎,難以再進行更進一步的投資。

新年伊始,恆地罕有地未有配合政府大力發展新界東北部的願景,作為東北大地主的恆地宣佈拒絕接受3幅為於粉嶺北新發展區項目的原址換地建議書,原先估計給予發展商轉換土地用途的補地價金額130億港元(約520億新台幣),可望為缺水的港府庫房帶來可觀收入,原先預計本年度地價收入850億港元(約4020億新台幣)但直至2023年9月只實收150多億港元(約600億新台幣),最終土地被政府收回,並即時更宣佈未來一年港府不會再推出新的住宅土地供應,試圖從供應面影響未來價格。

2023年的香港股票成交量大跌、房市買賣淡靜,印花稅收減,赤字擴大,開始不停傳出要在不同範疇增加收入,例如公共醫療、增設離境稅、資產增值稅以及加徵博彩稅、垃圾收費等等,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城市衰敗的過程正在上演。但當我們先把農業等實業從本地趕走,而地產金融業又退潮時,水退之後的香港到底還可以怎樣發展復甦,是做回點石成金的「金手指」還是只好做港共政權的「白手套」?這將會是所有留在香港的人必須思考的問題。

作者》關山月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