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發射衛星早預告?學者:政治決策不透明難應對

  • 時間:2024-01-10 18:0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林詠青
中國發射衛星早預告?學者:政治決策不透明難應對
學者指出,對於政治及決策機制不透明的發射方,想釐清發射物體類型本來就存在諸多困難,北韓就是典型範例,因此所謂「預告」並不能成為準確的情資。(圖:freepik)

針對國防部9日因應中共發射衛星發布國家防空警報引發諸多爭議,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今天(10日)發表文章表示,對於政治及決策機制不透明的發射方,想釐清發射物體類型本來就存在諸多困難,北韓就是典型範例,因此所謂「預告」並不能成為準確的情資。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王彥麟10日發布文章「由日本J-Alert系統運用檢視我國警報機制」指出,這次國家警報發送爭議點主要在衛星誤譯為導彈、中國已提前公告發射衛星、以及國防部發布警報標準三項。

王彥麟認為,即便發射方已就「發射衛星」等事由進行預告,若發射方真實意圖不明,防禦方亦難以應對。他以北韓為例指出,北韓曾於2023年11月21日向日本政府預告「將在11月22日0時至12月1日0時之間發射偵察衛星」,但北韓實際發射之時間點為11月21日22時43分,與預告時程並不相同。由北韓一貫不透明的決策機制來看,所謂「預告」並無太大意義,反而必須思考「預告」是否隱藏實際意圖,企圖誤導對手。

而日本雖已建置國家即時警報系統,但受限於偵察能力等技術限制,對於決策機制不透明的專制國家,防衛方也還是只能被動因應,被迫在爭取時效與情資正確性中進行果斷的抉擇。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