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面對中國脅迫策略 印、澳兩國的新戰略思維

  • 時間:2024-04-23 19:1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楊仁翔
面對中國脅迫策略 印、澳兩國的新戰略思維
緊張局勢下澳洲、印度這兩個大國戰略方向上也開始有所改變,並聚焦印太地區安全。(圖 : iStock)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今年2月在幕尼黑安全會議時,提出「餐桌菜單論」,表示「在當前的國際體系,如果你不在這個餐桌上,你就會在菜單上」。這也是在緊張局勢下,美、中在全球爭奪盟友時的經典詮釋。其中澳洲、印度這兩個大國,戰略方向上也開始有所改變,並聚焦印太地區安全。

澳洲國防戰略報告「拒止戰略」將成新基石

隨著印太地區不斷上升的衝突風險,以及中國的脅迫策略(coercive tactics),澳洲艾班尼斯政府本(4)月17日公佈了上任後的首份「國防戰略報告」(2024 National Defence Strategy),其中明定「拒止戰略」(Strategy of Denial)為國防戰略的新基石,並在未來十年將額外撥發500億澳幣(320億美元)投資國防,國防預算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也將從現行的1.9%,提高至2.4%。

另外有關軍備方面,澳洲預計將現有的海軍艦隊,從目前的11艘增加到26艘,這將是二戰後的最大編制;強化遠程導彈打擊能力,將關鍵飛彈飛行作戰能力提升三倍;另外將以與AUKUS(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合作打造的核子潛艦為主體,發展出一支由核潛艦組成的匿蹤艦隊,提升澳洲海軍的投射和拒止能力。

國防安全研究員副研究員黃恩浩表示,澳洲這次所謂的「拒止戰略」,其實與過去「前進防御」的國防戰略類似,但其中核子潛艦、遠程導彈等軍備升級,其實明顯是針對中國的勢力擴張。黃恩浩說:『(原音)核潛艇它基本上可以投射到印度洋,甚至更遠的太平洋等等,如果只要維護它本身(國土)的安全的話,其實傳統柴油潛艦就可以了。所以他發展這核潛艇,基本上第一個符合美國的這個印太戰略的需求,要他配合。第二個就是說對中國形成所謂的戰略上的一個壓制和嚇阻。嚇阻這個概念提出來,其實基本上就是跟他的所謂的這個「拒止戰略」是符合的。』

一帶一路與軍事擴張 中國觸碰澳洲敏感神經

黃恩浩說明,澳洲在地緣政治的角度上來看,除了與北邊的印尼外,幾乎是沒有「天敵」的國家。但隨著中國近年在南海的軍事擴張、以及一帶一路的經濟推廣,也讓澳洲感受到明顯的壓力。黃恩浩說:『(原音)近10年來,澳洲的確是感受到中國的壓力。比如說中國在索羅門群島,簽訂了所謂的安全協議,其實中國這種舉動,其實就已經刺激到澳洲作為南太平洋大國的一個壓力,怎麼去因應中國的影響力跟擴張等等。而且中國不僅在外交上,他在經濟上也是在推廣一帶一路,只要一些小國家、南太平洋國家沒有辦法還給中國債務的話,那中國可能就要求他們貢獻出所謂的機場,或者是深水港。那這些東西都可以作為中國軍事擴張的一個平臺,所以澳洲當然會去思考說,與其要跟中國維持經貿關係,但是是不是也要去思考說在安全上,澳洲必須強大自己,來因應中國的一個威脅。』

從經濟角度著眼 台海對澳洲越顯重要

澳洲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在報告公佈時,特別強調「台海發生危機與衝突的風險正在增加」,並表示「我們是海上貿易島國,必須防止敵人扼殺貿易或封鎖重要航道」、「入侵澳洲不太可能,正是因為對手無需踏足本土就能造成傷害」等概念。黃恩浩說明,這是因為在全球貿易經濟下,南海、甚至是台海,對於澳洲的經濟更顯重要。黃恩浩說:『(原音)2017年澳洲的外交政策白皮書提道,澳洲跟亞州,就是東北亞地區的貿易,幾乎有一半以上、50%以上這個海線交通,是往南海或台灣海峽往上運輸的,所以一旦這條線受到威脅的話,是會直接影響到澳洲經濟。所以澳洲都非常重視維持在南海的安全,甚至現在都蠻完全表態,以前是有中國因素,現在就完全表態說,台海安全對這個印太地區非常重要,其實是對澳洲的經濟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烏俄戰爭的影響 印度中立立場開始轉變

而從經濟角度來看國防外交策略的大國,除了澳洲之外,印度也是其中之一。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筱甄表示,過去印度其實是以本國為中心,甚至也曾提出重視「東協中心性」的「印度版印太戰略」,且因為跟俄羅斯交好,也不太願意參與以美國為首的印太事務。但烏俄戰爭爆發後,立場也開始有所轉變。林筱甄說:『因為他忽然驚覺到說,俄烏戰爭好像就是要把他的這個「肩並肩、背靠背的盟友」俄羅斯把他拖住嘛,所以就變成說他好像,只能就是倒向美國這一邊,可是他又不是那麼的願意。所以你就會看到說,不管是在「Qard」(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四方安全對話)或是其他比較安全、或是政治議題的這一塊,他都不是很希望太積極的去介入。但是現在因為來到了這個印太供應鏈,這個半導體的這一塊,這是印度非常重視的一塊。所以他既想要跟台灣合作,可是又怕美國會把他牽過去,要負責安全議題這一塊,所以他就處理得很小心。那現在就越來越清晰,就是他往供應鏈那裡走』

印太戰略≠印太供應鏈 印度以經濟角度出發

林筱甄說明,早期印度也曾經想與台灣進行南海議題的合作,但當時台灣不論是執政或在野黨,對於南海的立場都不是很清晰。直到2022年美國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逐步將半導體等產業移出中國,在與中國「脫勾斷鍊」後,也成為印度發展半導體的契機,並開始與台灣企業合作。自此台灣成為印太產業鍊的合作夥伴,台灣海峽也成為印太產業鍊的重要區域。林筱甄說:『(原音)大部分人都會把「印太」視為是一個戰略的思考模式,但印度他把印太這個從地圖上的概念,變成到供應鏈的概念比較多。我認為就是目前印度就是看待台灣,他已經有越來越明顯的一個他的路線就是說,我把台海這一塊,去把它認知為說是他印太供應鏈安全的這個概念。可是如果是西太平洋那一圈,那可能就是美國啦、日本啦、甚至菲律賓、韓國他們的責任,他可能就會變成說沒有那麼想要去加入那種,很安全議題的話題。可是只要是牽涉到供應鏈,然後他就會很積極。』

售菲國超音速導彈 印度視為保障措拖

印度在有關印太軍事戰略上走平衡路線。但近期卻又向菲律賓出售「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巡弋飛彈,希望在中菲南海主權爭議升溫之際,提升菲律賓的防衛能力。林筱甄表示,這其實也是印度在印太產業鍊業上的保護措施。林筱甄說:『(原音)他(印度)現在把重點放在菲律賓,一來就是他還是比較在意南海這邊,然後沒有想要再去觸碰到台灣的議題,所以他就不想要去太引爆這個東西,但是他又同時把他那個超高音速導彈放在菲律賓,那你也知道菲律賓跟台灣的距離其實一點都不遠啊。因為印度有95%的貿易是靠海運的,那一定會經過南海,也有可能會走台海的這一段,從這個方向去看的話,它其實是只是想要保障印太供應鏈的安全,因為台海的關係不平穩的話,這個從美國一路到台灣到印度,大家在做這些東西(印太經濟架構IPEF)都搞砸了,那不是白搭嗎?所以印度他頂多是做到這樣子。』

以印度的國家利益來說,經濟發展是排第一的。林筱甄說,從台灣力積電到印度設廠,到台灣將引進印度勞工,目前印度是希望和台灣發展長期的經濟合作關係。過去幾次台海危機時,印度並未有太多的表態,但為了保障自身經濟發展,印度也不希望台海這裡太過緊張。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