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521包圍立院 與會外國人:展現充滿動能又多元的台灣社會

  • 時間:2024-05-22 21:3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念宜
521包圍立院 與會外國人:展現充滿動能又多元的台灣社會
動散會後,監察院前的行人道上,來自波蘭的Pawel Gu手舉著一張A4大小的白紙,上頭印著「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的口號,吸引熙來攘往的示威群眾爭相搶拍。(陳念宜 攝)

為了抗議立法院會違反程序正義審理「國會職權法案」,21日上萬人上街包圍立法院,除了台灣公民,也不乏在台外籍人士,來自波蘭的台灣女婿說,這對台灣來說,不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時刻;來自日本的中研院訪問學者柴山元今天(22日)受訪時則稱讚,台灣公民團體充滿動能,在短時間內就能號召到這麼多人、把示威活動辦起來,這是在日本難以見到的風景。

為了抗議立法院會違反程序正義審理「國會職權法案」,21日上萬人上街包圍立法院,除了台灣公民,也不乏在台外籍人士,午夜12時活動散會後,監察院前的人行道上,有一名外國老先生手舉著一張A4大小的白紙,上頭印著「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的口號,吸引熙來攘往的示威群眾爭相搶拍,原來他其實是一名來自波蘭的台灣女婿Pawel Gu。

Pawel Gu在22日凌晨受訪時表示,其實手上這張紙是陌生人在抗議現場遞給他的,他發現,或許是他的西方臉孔搭配這張繁體中文的抗議標語,在人群中特別顯眼,因此路過民眾都很自然地拿起相機拍下這一幕,他深知攝影的力量,所以他至少站了30分鐘,期待那些照片能被瘋傳,創造一些影響力。

63歲的Pawel Gu說,他來台定居已經8年,除了已取得永久居留證,也正在申請台灣身分證,為了台灣的自由民主,他21日一整天東奔西跑,只要一有空檔,就往抗議現場去。他說:『(波蘭語原音)這對台灣來說,不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也成為一個非常危險的時刻。然而,在這場偉大的集會,身為一名從早到晚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我看到了社會的力量增長的過程。』

根據Pawel Gu的觀察,這場和平示威的參與者有男有女;有人獨自前往,也有人成群結隊,有的則是情侶同行;有年輕人,也有中、老年人,尤其是年輕世代的各種次文化相當外顯,台灣社會的異質性展露無遺,同時,他明顯感覺到在場群眾是真心想去現場,但他也發現,大家意見不完全一樣,因此,他認為這場示威活動是非常具代表性的(representative)、高興的(joyful)以及分歧的(divided)。

另一名在現場的外籍人士、中研院訪問學員柴山元22日受訪時表示,他認識濟南教會的教友,因而知道21日抗議活動消息,他也發現參與者身分多元,他更稱讚,台灣公民團體充滿動能,在短時間內就能號召到這麼多人、把示威活動辦起來,這是現在日本難以見到的風景。

柴山元說,台灣這場社會運動讓他聯想到日本2015年反對新安保法案的集會,那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參加的社運,當時有數十萬人站出來,但是多數黨依舊強行通過違憲的議案,跟17日在台灣立法院會發生的事情有幾分相似。

柴山元說,他看了17日的國會現場直播,他記得,國民黨立委聽到場外群眾有8000人的時候,訕笑以對,柴山元有點訝異地說「怎麼會這樣?」此外,他發現,抗議現場好多人都在罵黃國昌,這也令他特別印象深刻,而這場社會運動似乎還沒出現魅力型領袖。柴山元認為「這樣比較好,10年後就不會再失望了。」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