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英國7/4提前大選 蘇納克孤注一擲下的政治豪賭

  • 時間:2024-05-23 11:12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Guardian,Sky News,BBC
  • 撰稿編輯:吳寧康
英國7/4提前大選 蘇納克孤注一擲下的政治豪賭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22日在唐寧街(Downing Street)官邸外宣布,新一輪大選將於7月4日舉行。(路透社/達志影像)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宣布,英國將在7月4日舉行國會選舉,由於他所屬的保守黨(Conservative)民調大幅落後主要反對黨工黨(Labour),在各界不看好的情況下,提前大選視為一場政治豪賭,而經濟將成為左右選情的主戰場。

為何選在此刻宣布?

英國首相蘇納克5月22日宣布,英國將在7月4日舉行國會大選。由於執政的保守黨目前民調慘輸在野工黨多達20個百分點,而且一般預期大選將在秋天登場,因此蘇納克決定在此刻公布提前大選,各界普遍認為他是在進行一場政治豪賭,而經濟則是主要考量。

衛報(Guardian)指出,蘇納克選擇在這個時機出手有跡可尋,他近來一再強調,證據顯示英國經濟正在改善,政府已達到降低通膨和經濟成長速度比其他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更快的「兩個重要里程碑」。而英國在22日公佈的通膨下降數據,顯然有助於為他的說法造勢。

專家指出,蘇納克是基於兩個關鍵統計資料—通膨下降和淨移民人數下降做出這項決定。此外,蘇納克的核心顧問相信,他們取得成功的最佳機會,在於明確區分一個已開始見效的長期計畫與對手工黨的想法。他們希望在一個可能使反對派措手不及的時刻,讓工黨的經濟方案攤在選舉的聚光燈下供選民審視。

情況可能變得更差?

不過,工黨對於這種說法可能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在經濟陷入停滯之際,保守黨的情況不太可能在秋季好轉,因此這可能是蘇納克的一種損害控管,因為最糟糕的時刻或許還沒到來,而蘇納克的支持率也可能進一步走低。雖然沒有哪位首相會在政黨命運如此低谷時提前大選,但衛報的分析認為,在夏季提前大選意味著蘇納克已經得出結論:時間對他不利。

然而,不論大選在何時登場,經濟都是主宰,猶如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1992年的名言:「笨蛋,問題在經濟」,因為儘管在競選期間充斥各種喧囂和政治操弄,但大多數人最終還是會根據自己的經濟利益投票。確實,在近代史上的每次競選中,獲勝者通常都是最被信任能處理好經濟的候選人。

經濟數據可添利多?

天空新聞(Sky News)指出,首相或總統很難在經濟狀況不佳時贏得連任,他們往往在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通膨降低、降息而非升息時勝選,而這或許能解釋為何蘇納克此刻宣布提前大選。因為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在他宣布前數小時,公布4月通膨年增率降至近3年來最低點,消費者物價指數降至2.3%,趨近行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央行)通膨率2.0%的目標。

然而,執政黨面臨的問題在於,其他方面的經濟狀況並不是特別樂觀。歐洲大部分國家其實都面臨類似挑戰,首先是疫情大流行,然後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能源價格衝擊,對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在遭受2007-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衝擊後,英國遭受了2016年脫歐、COVID-19、以及2022年能源與食品價格飆升的打擊。

自從疫情危機以來,英國的經濟表現一直是除德國以外,G7中最弱的。英國的生產力成長無法跟上其他國家,導致生活水平與其他歐洲國家存在差距。解析基金會(Resolution Foundation)、經濟績效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Performance)和納菲爾德基金會(Nuffield Foundation)的研究顯示,英國的中等收入者要比德國的同層級貧窮20%、比法國貧窮9%。

更光明未來的豪賭?

蘇納克指出,官方最新數據顯示,通膨率從2022年超過11%的高峰降至近2%,證明了他的計畫正在奏效,「經濟穩定只是一個開始」。而英國2024年第一季GDP強勁成長、通膨下降,已提高英國央行自2020年以來首次降息的可能性。蘇納克表示,英國人民「更光明的日子即將到來」。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蘇納克此舉在選舉經濟學上就是一場豪賭:首先是假設經濟會復甦,接著是假設任何復甦都會廣泛惠及大眾,最後則是大眾認為應該歸功於保守黨的執政。蘇納克的口號就是作為英國過去的財政大臣和如今的首相,他帶領國家度過了3年的全球危機,並將帶領國家繼續成長。

對此,工黨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和工黨影子財政大臣李維茲(Rachel Reeves)也有話要說,他們認為保守黨政府要為高物價和高抵押貸款利率負責,不論數據表現如何,但家庭並沒有感受到情況好轉。面對蘇納克的「光明未來」說,施凱爾則強調「變革」,呼籲選民翻開新頁、重建英國。

不過,不管大選鹿死誰手,可以確定的是,最後的勝利者都必須繼續面對困擾英國的經濟議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