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阻財務惡化 中油盼經濟部施予4大援手

  • 時間:2024-05-31 12:5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謝佳興
阻財務惡化 中油盼經濟部施予4大援手
示意圖。(圖:台灣中油臉書)

國營事業中油公司因吸收國際能源價格漲幅,進而穩定國內物價,造成財務惡化。中油今天(31日)初估今年前5月虧損擴大至新台幣110億元,呼籲政府支持中油財務,中油發言人林珂如在中油78週年慶會後受訪補充,將向經濟部爭取的財務支持至少有四大面向,除了期盼政府給予增資之外,在汽柴油方面,盼能鬆綁甚至取消「亞鄰競爭國最低價」以及2018年實施的「油價平穩措施」,而在天然氣價方面,也希望取消對工業用天然氣價凍漲。

林珂如說明,政府在2007年9月1日制定「亞鄰競爭國最低價」,規範中油油價必須是亞洲鄰近競爭國,包括日、韓、香港、新加坡等的最低價,但近期常常發現,油價理應調整時,卻因日本政府補貼汽柴油價格,使得中油油價無法合理反應。

另外,2018年5月11日制定的「油價平穩措施」,是當時因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重起全面制裁及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干擾造成國際油價大漲而制定,規範國內95汽油價格在每公升30元以下,依照油價公式正常漲跌,超過30元大關則依照不同級距,由中油及政府吸收部分漲幅。

林珂如指出,兩項機制施行多年,在現在時空環境改變下,近期OPEC+持續減產,加上需求上揚,中東情勢好轉,國際油價相對穩定,此時應是檢討這兩項機制的好時機,最大期盼是直接取消,但中油公司是國營事業,仍是會尊重經濟部的決策。

工業用天然氣價凍漲方面,林珂如表示,自2021年6月起至2023年底,中油對工業天然氣價吸收漲幅金額也不容小覷,光是前三大用戶累積就破百億元,包括對中鋼吸收漲幅約70多億、競爭對手台塑40多億、台積電20多億元,希望合理反映氣價成本,否則中油怎麼會有競爭力。

林珂如指出,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提到自己是來自民間高科技產業,不允許虧損,他認為新任經長應可理解中油的經營困難。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