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喜見台灣作品揚威坎城 李遠:上任部長首要是找錢找市場

  • 時間:2024-06-12 17:5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喜見台灣作品揚威坎城  李遠:上任部長首要是找錢找市場
今年坎城影展,台灣多部電影與沉浸式作品不僅入圍多個重要單元,更榮獲多項大獎。文化部與文策院12日特地為歸國的得獎、入圍團隊舉辦媒體見面會,分享獲獎、入圍與創作心情。(江昭倫 攝)

台灣電影與沉浸式作品在今年第77屆坎城影展表現優異,許多作品都是以不同形式的國際合製入圍或摘下大獎。文化部長李遠12日出席主創團隊載譽歸國分享會,除了替所有團隊感到開心,也提到他上任後,對於影視產業,首要任務就是找錢、找市場,他相信以台灣有這麼多優秀創作人才,台灣有機會走出另外一番局面。

今年坎城影展,台灣大放異彩,多部電影與沉浸式作品不僅入圍多個重要單元,並榮獲多項大獎。文化部與文策院12日特地為歸國得獎、入圍團隊舉辦媒體見面會,分享獲獎、入圍與創作心情。

入選「導演雙週」單元、獲得「金攝影機特別提及獎」的《白衣蒼狗》製片陳瑭羚表示,該片是與新加坡、法國合作合製,感謝文化部與文策院、台北、高雄、台中各地大力支持,讓這部片能走到坎城。入圍「一種注目」競賽單元、並摘下「最佳女演員」的電影《禁愛絲孃》,同樣是國際共製,監製王琮說,很高興能5個國家一起合作,更重要是讓台灣的後勤團隊在國際上被看見。勇奪「最佳沉浸式作品」獎的《黑》製作統籌陳嘉妤代表監製黃茂昌發表感言,強調這次台灣與法國團隊無間合作,證明台灣的軟實力能在未來內容與國際市場上開拓成績,以好的故事與前瞻的技術,透過藝術形式感動觀眾。

電影人出身的文化部長李遠也出席這場坎城載譽歸國分享會。李遠笑說,「我今天是來演文化部長的」。李遠回憶起1980-1990年代時,台灣影人走在坎城、威尼斯、柏林影展星光大道上的風光事;以及擔任監製,直至被宣布為文化部長的前一天都還在籌資的心境。李遠說:「做一個電影人,有走在星光大道上的風光,也有為了拍一部片走了7年的辛苦。」

李遠表示,他上任後,很多人期待台灣影視產業因此能蓬勃發展追上韓國,因此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錢,日前已經拜會國發會,希望爭取第二期國發基金100億投資資金,同時也會強化與OTT平台合作投資,拓展台灣作品通路。李遠:『(原音)我目前所想做的事情就是找錢,那還好,前面經過很多人的努力,我們的輔導金,因為有黑潮計劃,最高可以給到5000萬,比過去3000萬還是高很多,一部電影如果有輔導金,再加上文策院的話,他可以佔掉百分之五、六十以上(預算),我覺得先把錢跟市場找到之後,以台灣現在,從我們八、九十年代走到今天這個局面,看到各位我覺得,哇,那真的是台灣又走到另外一個境界去了。』

李遠表示,這次台灣在坎城揚威的七部作品最大特色,就是每一部都與國際有合作,而且合作形式各有不同,包括演員、後製、聲音、錄音、音樂等等,證明台灣的後製很強,而且台灣工作人員很能吃苦,如果國際能夠在台灣找到最優秀的人一起完成影片,他相信這是台灣影視另外一個機會。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