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法文化工作坊 兩國專家連線談AI 黃彥男這麼說

  • 時間:2024-06-17 19:3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念宜
台法文化工作坊 兩國專家連線談AI 黃彥男這麼說
2024台法文化工作坊以「文化AI進行式」為主題,邀請台灣、法國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士探討當代世界AI趨勢動向,並交流經驗與見解,中華民國電腦學會理事長黃彥男(左2)也出席擔任圓桌會議與談人。(陳念宜 攝)

2024台法文化工作坊以「文化AI進行式」為主題,邀請台灣、法國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士,從政策端、創作端、法律端、產業端、研發端等視角分享見解,由於數發部部長黃彥男在上任前接受文策院邀請擔任圓桌論壇與談人,黃彥男今天(17日)以中華民國電腦學會理事長的名義出席活動,並提出他個人對AI的看法,他認為,AI會對內容產業產生革命性的影響,除了著作權爭議,AI衝擊人類工作權的問題也值得深思。

現任數發部長黃彥男今天(17日)以中華民國電腦學會理事長的名義出席台法文化工作坊,並擔任圓桌論壇與談人,和法國智慧財產權與數位法專家亞歷山德拉‧班薩蒙(Alexandra BENSAMOUN)、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全律會文創、運動及娛樂法委員會主委周逸濱同台討論「AI人工智慧與法律制度對於文化產業的影響」。

黃彥男表示,數發部正在研擬AI相關的法規,非常歡迎各界提出建言,他也建議文化部等部會為相關產業擬定AI使用指引;就他個人觀點來說,他把AI視為一種工具,從古至今,各種工具推陳出新,例如印刷術的發明、錄影帶的發明,以及文書軟體的日新月異,都不停地影響創作者以及內容產業,而AI這種工具未來也必然會對內容產業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無論人們喜不喜歡、願不願意接受AI,AI一定存在。

關於生成式AI,黃彥男坦言,他過去一年來曾使用生成式AI製作年節賀卡,身為使用者,他也注意到侵權的責任歸屬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黃彥男說:『(原音)如果說真的有侵權,是我被告,還是比如說是MidJourney被告?到底是誰要負這個責任?那當然這個就是...我覺得就是應該去探討的議題,那當然我個人是很支持就是說,像MidJourney或DALL·E這種平台公司,它應該要有授權啦!所以我會主張就是說,將來可能在regulation(法規)要求,你要做training(訓練)的時候,你要去做一些...比如說要做一些licensing(授權),當然從這個licensing(授權)的過程中,創作者可以有一些income(收入)。』

不過,比起版權爭議,黃彥男認為,AI對人類的工作權產生的衝擊可能更大。黃彥男說:『(原音)有可能你未來拍電影真的不需要人來拍,可能就是由AI工具產生這個很像真人拍的電影,甚至你可以授權人跟聲音、影像的肖像權給電影公司,它就可以利用我的人像跟我的聲音去產生一個電影,那這樣是不是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的電影從業人員?我想,這都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那這個對產業影響層面大於copyright(版權)的issue(問題),不過,這真的要去思考。』

法國專家亞歷山德拉‧班薩蒙表示,歐洲正試圖找到人類智慧產出和AI科技發展之間的平衡,歐盟的《人工智慧法案》預計今年7月左右正式立法生效,歐盟不只嚴格規定一旦使用生成式AI就必須對外註明揭露,還特別要求生成式AI公司必須將AI模型訓練機制透明化,確保使用者付費,避免大家告來告去,訴訟一大堆,希望未來能形成一個健康、透明、道德的生成式AI市場。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