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究竟何謂反質詢?卓榮泰:翻遍條文看不到反質詢定義

  • 時間:2024-06-20 17:3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玉秋
究竟何謂反質詢?卓榮泰:翻遍條文看不到反質詢定義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他翻遍所有條文,看不到對反質詢的定義,從學理上也難以找出反質詢的構成要件。(圖:中央社)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今天(20日)繼續審查行政院針對國會職權修法提出的覆議案,多名民進黨立委關切究竟如何定義「反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他翻遍所有條文,看不到對反質詢的定義,從學理上也難以找出反質詢的構成要件,「這真的是非常欠缺法律明確性的幾個名詞。」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20日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繼續針對國會職權修法覆議案說明,包括民進黨立委黃捷、吳沛憶等人質詢時皆關切,究竟何謂「反質詢」,未來官員赴國會詢答,又要如何避免遭到法辦。

行政院長卓榮泰答詢時表示,他真的無法定義反質詢,這確實是非常欠缺法律明確性的名詞。卓榮泰說:『(原音)報告委員,我真的無法定義反質詢,翻遍所有條文內容,看不到對反質詢的定義,從學理上、從法學上很難找出何謂反質詢的構成要件,這真的是非常欠缺法律明確性的幾個名詞。』

而吳沛憶質詢時也質疑,國會職權法案在三讀前的4次院會中,國民黨、民眾黨的發言次數是零次,從來沒有逐條討論,國民黨在黨團總召傅崐萁帶領之下,比過去更墮落,遺憾民眾黨選擇與國民黨一起沈淪。

不過,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質詢時則說,國會職權法案審查過程中,有「1場專報、2場審查會、3場公聽會、4場協商」,民進黨發言的時間有1068分鐘,光4月21日的院會發言就有82分鐘又27秒,每個委員都發言2次以上。他質疑民進黨把這件事情切成非常小的縫隙,在縫隙中談對策、搗亂議程、甚至在審查法案時吵抗中保台。

卓榮泰則說,法案在審查過程中最常聽到的2句話就是「條文保留」跟「停止討論」,這讓委員無法充分討論法案,審查過程不僅不夠嚴謹,投票當天也提出大家沒有看過的版本,都是令人詬病的所在,況且表決結果也有重大瑕疵。

至於吳宗憲質詢時質疑,賴清德總統宣布在總統府下設立三大委員會,有侵害行政權的疑慮。卓榮泰對此則說,這三個委員會都是任務編組,「沒有組織、沒有預算、沒有人事」,單就特定議題選定,召集各界討論,這是常有的事情,所有執行的工作會由行政院執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