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碳費何時開徵? 彭啓明:今年底一定上路!

  • 時間:2024-06-21 15:2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吳琍君
碳費何時開徵? 彭啓明:今年底一定上路!
環境部長彭啓明21日接受專訪表示,碳費開徵今年底一定會上路。資料照。(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21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針對外界關切的碳費開徵時程,指出碳費是鼓勵企業減碳的工具,預估今年底一定會上路!不過由於碳費涉及碳盤查、申報以及自主減量計畫,因此研判,開徵初期可能需先試行一段期間,未來若有更好的方式,就可能要走上「碳交易」這種總量管制的道路。

環境部長彭啓明21日接受「官我甚麼事」節目專訪時,針對外界關切的碳費問題,指出碳費是鼓勵企業減碳的工具,並非要收一筆錢給政府。

至於具體開徵時程,彭啓明也預估,7月之後再開幾次碳費審議會,再加上「碳費收費辦法」、「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以及「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等3大子法已在4月底對外預告,因此預估,今年底一定會上路!他說:『(原音)所以我認為今年底一定會上路!也就是說,寧願表示我的決心啦,這個路一定要上!但是這個碳費是我們過去從來沒有過的一個制度,因為要盤查、要申報,然後到最後要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其實還蠻複雜的,很多企業都沒有做過, 所以我覺得搞不好還要一段時間來試行,run看看有沒有問題。未來我覺得更有好的方法,就可能要走到「碳交易」的這個制度、更好的這種總量管制的碳交易。但是這個呢,台灣過去也沒有走過,所以可能要去幾個國家深入瞭解有沒有更好的制度。』

彭啓明也以歐盟的碳交易、新加坡的碳稅和碳交易所、以及日本收取的「地球暖化對策稅」和針對大型排碳污染源實施的碳交易為例,認為這些都是台灣可以參考的制度,台灣也會與這些國家交流合作。至於未來兩年歐盟若開始實施「邊境調整機制(CBAM)」,彭啓明也表示,環境部已超前部署,外界不用擔心。

此外,彭啓明也呼籲台灣的中小企業不必「碳焦慮」,初期會有「碳焦慮」的504家高碳排企業,其中前20大都是傳統的石化或鋼鐵業,連同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等高科技業,大約占了台灣54%的排碳量。但以台泥為例,現在就已推出低碳水泥,來滿足需要綠色採購的市場,未來若領先推出零碳水泥,還有機會搶占高端市場。不過彭啓明坦言,排碳有價,未來這些減碳成本算進去,也可能造成所謂的「綠色通膨」!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