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蔡明芳:中國有選擇性的對外經濟制裁 歐盟須留意過度專注中國市場的後果

  • 時間:2024-06-28 16:2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韓啟賢
蔡明芳:中國有選擇性的對外經濟制裁 歐盟須留意過度專注中國市場的後果
中央廣播電臺「這樣看中國」節目主持人蔡明芳(RTI圖、江麗華攝)

央廣「這樣看中國」節目主持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表示,中國對外經濟制裁的思維與手法都很類似,除了會尋找對本身影響小的產業外,也會選擇一些大型廠商,利用其地位和話語權對其政府產生壓力。

中國對外經濟制裁主要思維手段有二

在美國宣布要對中國電動車加徵100%關稅後,歐盟執行委員會也在日前宣布將自7月4日起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暫時性的反補貼關稅,引發中國反彈。

蔡明芳教授指出,中國不管是對美國或是歐盟,其反制、經濟制裁的思維、手法都非常類似。也就是說,中國要對一個國家進行經濟制裁,會選擇制裁讓對方痛,而對本身影響小的產業。像是選擇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的一些國家的農產品,包括乳製品、雞肉等等。當中國進行制裁時,這些國家的一些生產者因為有比較大的利潤損失,就會有很大的反彈聲音。

另一種方式是中國會選擇一些大型廠商,主要或是有很大一部分的獲利是來自中國市場,比如像是一些歐洲國家的車廠,中國會爭取這些大型廠商幫中國講話,這些廠商的政府因此就會有壓力。這也是為什麼歐盟這次要和中國針對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

過度專注中國市場的傷害

另外,中國目前有很多產品出現超額產能、生產過剩的狀況,主要原因是其外人投資持續降低,此時如果國內廠商願意持續投資、生產,中國政府就會給予更多優惠,因此廠商的生產當然會更加容易。其次是因為美國科技管制、出口管制的關係,沒有受到管制的行業就可能會變成產能過剩的行業。

中國產能過剩的原因除了供給太多之外,也可能是需求的大幅降低。蔡明芳表示,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本來是賣給在中國的外國廠商,但是當這些外國廠商慢慢的把產能移到其他國家去,像是墨西哥或東南亞國家,等於是中國生產製造基地的功能已經慢慢在弱化。

蔡明芳指出,如果歐盟未來過度專注中國市場,有可能會看錯市場的方向,這對歐盟整體經濟將會帶來傷害。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