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遏阻兄弟會抗爭 考驗埃及軍方智慧

  • 時間:2013-07-12 12:39
  • 新聞引據:中央社、美聯社、大紀元、中央社、美聯社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 編採譯
埃及在軍方推翻民選總統穆希(Mohammed Mursi)之後,迅速成立過渡政府,臨時總統與新總理相繼就任,並且公布修憲與國會選舉等回復民主進程;但伊斯蘭主義的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誓言繼續抗爭,尋求讓穆希復職,此事讓埃及軍方面臨考驗,未來的政局將會如何發展,持續凝聚國際社會關注的目光。
◎舒緩政局動盪 軍方速組過渡政府
穆希下台後,埃及軍方隨即任命憲法法庭首席大法官曼蘇爾(Adli Mansour)為臨時總統,曼蘇爾接著於9日任命臨時副總統和總理,並且發布憲法命令,成立一個由政治、宗教和其他代表所組成的修憲小組,將以穆希任內通過、目前被凍結的憲法為基礎,於15天內完成修憲草案、4個月內交付公投;公投後3個月內,舉行國會選舉;新國會開議後,將敲定總統大選日期。
埃及新總理是今年76歲的貝伯拉威(Hazem el-Beblawi),他早年在開羅與巴黎求學,是自由派經濟學家,曾經任教於世界各地多所大學院校,也曾任職於國內外公民營機構,包括埃及出口開發銀行、阿拉伯貨幣基金會、聯合國西亞經濟暨社會委員會。
2011年埃及人民革命推翻長期獨裁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後,貝伯拉威在軍方的支持下出任過渡政府副總理兼財政部長,任內奮力挽救急速下降的埃及經濟。
◎兄弟會抗爭 爭取穆希復職
再度臨危受命的貝伯拉威其實並非完全認同軍方的做法,他贊成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進行貸款談判,以化解埃及的收支危機、協助國家復原;另外,他也反對向平民使用暴力,對於8日清晨共和國衛隊總部外面的暴力攻擊造成50多人喪生一事,就深感憂心。
貝伯拉威10日表示,他將會先與相關方面進行協商,而後才組閣,只要人選符合條件,不會排除穆斯林兄弟會擁有內閣職位;此外,他對下任政府設定的標準為效率和可信度。
埃及軍方迅速成立臨時政府,目的在盡快舒緩政局的動盪,但穆希所屬的穆斯林兄弟會和穆希的支持者同聲抨擊臨時政府的作為。兄弟會政治組織自由正義黨認為,由政變分子任命的總統所頒布的憲法命令,只會使國家倒退回到原地,自由正義黨要求依法恢復穆希的總統職務。
同時,穆斯林兄弟會也已經表明,不會接受加入新政府的提議,他們將持續和平抗爭,尋求讓穆希復職。
◎軍方蓄意親民 壓制伊斯蘭主義
2011年穆巴拉克垮台後,軍方全面接掌政權,引發埃及人民強烈反彈;上週的「二次革命」,軍方推倒的是贏得1,200萬張選票成為史上首位民選總統的穆希,而此舉卻廣受人民認可,不願承認這是政變;兩者相比實為天壤之別。
美聯社的特稿指出,埃及軍方在機智指揮官的領導下,以新面貌和新手法重回政治。
今年58歲的埃及國防部長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刻意塑造親民形象,也巧妙暗示軍方對穆希治理國家方式的不滿;他並且把握每一個機會,宣示軍方所效忠的是人民、而非任何個人,包括提拔他出掌國防部的穆希和穆希所屬的穆斯林兄弟會。
扳倒穆希後,埃及軍方並未站在政治第一線,深受民眾支持;但軍方開槍打死50多名穆希的支持者,已引發民眾疑慮、緊張情勢升高。究竟要如何在不下重手、破壞軍方形象,以及傷害人民向心力的前提下,遏阻穆斯林兄弟會尋求讓穆希復職的努力,正考驗著埃及軍方的智慧。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