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落實巴黎協定 波昂氣候峰會至關重要

  • 時間:2017-11-10 21:07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黃啟霖
1座座巨大的白色帳篷豎立在萊茵河畔的草地上,包括台灣環保署長在內的各國政府代表、環保團體、學者和記者共2萬5千人,這幾天齊聚在德國波昂,參加聯合國氣候高峰會。
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以來,首度舉行的大型國際氣候會議,就在為期兩個星期的會議揭幕前夕,聯合國氣象組織發表聲明說,颶風、水患和乾旱等極端氣候肆虐的2017年,可能是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川普政府雖然對全球暖化抱著質疑的態度,但剛公佈的兩份報告,讓人不得不正視暖化問題的急迫性。
首先,美國13個聯邦機構在一份詳盡的報告中反駁川普,直指地球暖化是由人類造成,後果是愈來愈頻繁出現的極端氣候。撰寫報告的科學家警告,本世紀結束前,海平面將上升2.4公尺,這也意味台灣的海岸線屆時將被侵蝕和淹沒。
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在另一份報告則指出,過去幾年來,極端氣候已導致兩千多萬人無家可歸。長期來看,氣候變遷和海平面上升將影響農作收成和威脅人類的生命財產,迫使上億人離開家園。其中,飽受乾旱所苦的非洲和南太平洋島國人民可能淪為「氣候難民」,導致國際局勢動盪。
兩年前的此刻,全球195國在巴黎達成協定,承諾透過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努力將氣溫的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堪稱是人類對抗暖化的里程碑。可是,減碳必須付出代價,究竟該如何落實和查核?有什麼技術和工具?錢又從哪裡來?各國對這些問題的看法並不一致,而這正是本次波昂峰會談判的重點。
德國發展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齊頭並進,「能源轉型」(Energiewende)成績斐然,是各國討論節能減碳經常參考的座標。今年德國乾脆把握機會,主動掏腰包為主席國斐濟籌辦峰會,希望繼續在全球氣候談判和能源政策的制定上掌握話語權,並藉機幫本國廠商推銷能源科技的產品。
當然,各國科技水準和自然條件不同,每一個國家得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減碳方案。像是核能大國法國最近就在考慮放慢減核的速度,以避免替代的化石燃料增加碳排。在受福島核災衝擊的日本,太陽能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韓國的路徑則與台灣相近,打算大力投資再生能源,減少對核電和燃煤發電的依賴。
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成員,無法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今年第23次締約方會議(COP 23),官員循往例只能以非政府組織名義出席。
不過,趁波昂峰會召開之際,政府近日還是宣布了多項政策,包括鼓勵全民參與的綠能屋頂方案,並向國際社會承諾,在2005年的基礎上,碳排放到2030年前要減少20%,到本世紀中以前要減少50%。
與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台灣在氣候政策上展現了強烈的企圖心,但在實際推動時勢必面臨層層阻礙。例如,如何將電價適度調整,增加節能的誘因?夏季空調高耗能和高碳排的問題該如何解決?減少燃油引擎汽車和機車數量有更具體的作法嗎?這些議題討論多年卻遲遲無法落實,考驗執政者的魄力。
國際社會在巴黎確立了大方向,到了波昂終於開始有具體作為。參觀過會場上的攤位後可發現,不論從政策或技術面來看,各國對低碳的能源供應、建築和交通不僅有共識,也找到了方法,問題只在於要不要做、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帳篷外的波昂街頭,天天都有環保團體在抗議,似乎在提醒與會代表,再拖下去人類只會付出更高的代價。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