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搶救少子化 企業托育待創新

  • 時間:2018-02-18 09:1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玉秋
少子化問題已成了國安危機,如何讓年輕人努力增產報國,「托育政策」向來是最重要的關鍵。因應現行社會、經濟與家庭型態,有別於「居家式托育」及「機構式照顧」的天平兩端,近年來「企業托育模式」成了職場父母的新寄望。不過,現行企業托育法規還待突破,政府必須儘速制訂專屬企業的托育模式,才能讓更多企業設置托育機構;讓更多職場父母無後之憂,才能打破低迷的生育率。

◎企業托育 職場父母育兒新選擇
目前0至3歲嬰幼兒托育照顧模式,以居家式托育服務及機構式照顧二種模式為主,成為天平兩端的光譜,許多職場父母疲於接送,育兒路上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為了解決職場父母的後顧之憂,近年來「企業式托育」模式引起討論,更成了職場父母的新寄望。
上班之餘還能就近接送、照顧孩子,聽起來確實是個完美方案。耕莘醫院附設永耕幼教中心主任金庭芝分析員工離職原因指出,許多護理人員必須照顧孩子而離開職場。因此,在托兒所、幼稚園時代,若企業體附近能辦理托兒設施,將能降低員工離職率。她說:『(原音)一定要在事業體附近的話,真的滿難取得的。經濟規模是有限制的,因為你收托的少的話,其實你要損益很難。企業來辦理真的需要政府多點補助,不單只是設備上的補助,還要補助人事上的費用,這些都是企業體來吸收,長期來看的話真的是很吃力。但是的確我們辦了之後有效果,從2010年成立到現在有非常大的效益。』
◎法令跟不上 企業有心無力
事實上,現行「性別工作平等法」雖然規定僱用100人以上企業應設置托兒設施或措施,主管機關並應給予補助,但是目前這項友善職場育兒環境的設施設置標準仍未訂定,企業托育須比照機構式托育辦理,不是和幼兒園簽約就是自辦或聯合開辦幼兒園,土地使用、建築消防等僵硬的規定無法符合企業和家長多元的需求,導致企業主設置企業托育始終無所進展。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王兆慶以德國過去十年推動的成果為例,認為台灣必須研議多元的托育模式協助家長,例如鬆綁無關安全的規格,或比照長照政策布建模式來增設幼托據點。
◎提高補助 更要檢討法規
企業主有心為員工辦理托育措施,也需要政府鬆綁相關法令才有辦法達成。勞動部勞動福祉退休司副司長陳惠蓉說,為了能夠推動雇主設置托兒設施,勞動部將會同經濟部工業局、科技部各科學工藝園區管理局等單位,建立促進平台。她說:『(原音)根據經費補助的部分,我們有制訂一個相關的辦法,雇主他設置托兒設施的話,第一次新建的話最高補助新台幣200萬,假設已經設置需要更新設備等等,我們會補助40萬到50萬,假如是提供措施的話,每年是補助60萬。雖然法律明文規定企業100個人以上必須提供托兒措施或設施,但是在經費補助的部分並不限定在100人以上,100人以下甚至員工10個人,若他有提供這樣的服務的話我們也是會給補助的。』
除了建置多元、優質的公共托育外,行政院國家發展會處長林至美也指出,行政院已核定「完善生養環境方案」,除了讓優質的公共托育普及化外,也會提供經濟上支持,讓婦女能夠衡平職場與家庭。她說:『(原音)我們有個專案會議,針對生養方面,叫做育人攬才及移民政策專案會議,這個會議主要是不管是從生育、養育從前端一直到後面整個人口或是人力運用,我們希望藉這樣的專案會議能有一個前瞻的想法。』
為了催生,政府必須檢視現行制度不足之處,更要以實際、多元方式設置托兒設施,才能讓育齡階段的國人敢生,唯有完善的托育友善環境,才是催生最有效的解方。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