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證監會讓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在36天火速通過申請上市,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指出,陸股對台股的磁吸效應正在醞釀中,目前台灣前5大證券承銷商,每家都有3至5位客戶詢問如何在台股辦理下市,然後轉進大陸掛牌。
券商公會祕書長莊太平表示,FII的案例並非常態,況且中國是人治社會,也曾發生突然禁止審批上市櫃的情況,目前也沒有聽聞旗下證券商反應有客戶要在台股下市轉赴中國上市的訊息。莊太平說:『(原音)中國大陸人治,政策上人為,他覺得怎樣就怎樣,甚至很多就突然叫你停止交易的也有,突然勒令停止交易還得了,要錢要賣,都沒有辦法賣。至於是不是有一波下市潮,我無法判斷,但至少還沒有發生。』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也表示,鴻海子公司赴陸掛牌搭的直通車,台灣的企業是否能比照辦理,是很大的問號,不具有規模的還是得排隊,且平均至少1年3個月。儲祥生說:『(原音)如果你不能很新創,讓它覺得很耳目一新的公司或產業,不一定能享受比較高的本益比。』
儲祥生也指出,企業母公司想要在台灣下市轉赴中國掛牌,並不容易,除了得持股達到一定股份,還得要有數萬名股東同意,況且中國法令對於母公司以及子公司或是孫公司之間的競業關係要求嚴格,所以在台下市轉赴中國的風險太高,可行性相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