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學者:習莫會取得具體進展難度大

  • 時間:2018-04-29 14:11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楊昭彥
中國學者:習莫會取得具體進展難度大
印度總理莫迪(左一)27日在武漢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一)展開為期兩天的中印領袖非正式峰會,專家預料兩人將為中印增加互信制訂藍圖。(印度外交部提供)
(圖:中央社)
習莫會28日落幕,中國學者張力分析,會晤意義在於穩定雙邊關係和增進廣泛共識,但具體問題要取得進展,難度依然非常大;不過,印度對一帶一路的表態會出現某些有意義的調整。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27日28兩天在武漢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非正式會晤,根據媒體報導,雙方領袖在會晤中強調中印邊境和平的重要性,決定向各自軍隊發布戰略指導原則,建立更多互信。
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張力向中央社表示,這次會晤對兩國領導人來說開始了一種新的互動模式,特別是去年6至8月雙方軍隊在邊界對峙後,中印關係跌至谷底,這次雙方高層的會晤有助於穩定雙邊關係。
不過張力也指出,雖然兩國領導人為中印關係發展指明了路徑,但具體問題要取得進展需要仰賴後續實質性的對話和談判,而他認為,在目前條件下,這件事對雙方來說,仍然存在較大難度,只可謹慎樂觀。
張力指出,中印在地區層面的問題包括印度目前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消極態度,以及中國在印度洋的戰略上和印度已經出現了矛盾,還有各自對美國「印太戰略」的不同回應以及雙方在南亞的競爭態勢。
他強調,這些都是影響中印關係的變數,因此要使雙方的實質性對話取得進展,在預期的領域增進諒解與合作,還有很多具體工作要做。
至於這次習莫會並沒有將雙方對於一帶一路的分歧搬上檯面溝通。對此,張力認為,由於印度國內對一帶一路還在持續討論,主流輿論並未排除「有選擇性地合作」是可行的選項,加上中印雙方仍就這個問題持續對話,預料印度對一帶一路的表態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
張力表示,莫迪和習近平的這次會面,也表明了印度在外交上呈現出「多種選擇」的走勢,其中包括凸顯印度與中國關係的重要性,即使現在印美關係感覺走得很近,但印度不會簡單地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中印媒體對這次習莫會的報導也有一些微妙差異。張力觀察,中國更多地強調中印在全球層面的相似處境、共同利益和增進共識;印度除指望中國支援其重要的國際訴求外,更強調創造條件務實解決雙方問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