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毒品再犯率高 人權團體籲先關注戒癮者處遇

  • 時間:2018-05-18 17:3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玉秋
毒品再犯率高 人權團體籲先關注戒癮者處遇
立法院跨黨派國際人權促進會及台權會邀請社工、精神科醫師等代表討論毒品成癮性的日常與戒治過程面臨的諸多困難。(劉玉秋 攝)
政府積極打擊毒品犯罪,但毒品犯罪的再犯率居高不下。立法院跨黨派國際人權促進會今天(18日)邀請社工、精神科醫師等代表討論毒品成癮性的日常與戒治過程面臨的諸多困難,建議在戒癮政策上應先滿足戒癮者的食衣住行,而不是僅著重於「減少供應」,反毒政策實也應納入用藥者的經驗,掌握物質濫用的情勢,關注戒癮者的社會處遇。

毒品問題氾濫,政府推動新世代反毒策略,強調防毒監控、緝毒掃蕩等,但即使祭出重刑罰的策略,毒品犯罪的再犯率仍居高不下。立法院跨黨派國際人權促進會及台權會18日共同舉辦論壇,從社工的角度出發,了解成癮者之所以成癮的日常,也從精神醫學的角度,爬梳成癮與對治療的想像。與會者認為台灣的毒品管制政策幾經修正調整後,多以「減少供應」與「減少需求」作為主要策略,卻沒有聚焦在成癮者戒治的處遇上,需要社會更多資源的投入與關注。
東吳社工系兼任講師陳玟如表示,藥物成癮者在就醫、就業上遭到污名化,導致出監後社會適應不良,最後又走回偏方、民俗療法甚至毒品濫用。她認為戒癮不只是著重復發預防,更應該協助戒癮者在健康家庭、生活品質上的提升,若能讓他們的生活品質與一般人無異,或許較能達到戒癮者的處遇治療目標。她說:『(原音)我們對復原的想像到底是不要用,不要用之後所有的處遇跟資源才會進去,讓這個人重生。還是我們可不可以用不要用跟戒癮放在第二個順位,第一個順位是先去看他他們的食衣住行可不可以好好的。』
司改會專案研究員林瑋婷說,政府擔憂毒品濫用情況惡化,往往會要求立即改善,最常見的作法就是加重刑罰、突然增加預算,但短期亮眼的政策可能會有後遺症。
林瑋婷建議制訂反毒政策時,應納入用藥者的經驗,擬定務實的政策目標與適合的指標,掌握物質濫用的情勢,才能真的協助成癮者成功脫離毒品。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