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落實分級醫療 大醫院門診量年減2%

  • 時間:2018-07-02 14:4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張德厚
落實分級醫療 大醫院門診量年減2%
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副署長蔡淑鈴(圖)2日表示,從今年7月1日起,區域級以上醫療院所必須門診減量,一年減2%,以初級照護、輕症、穩定慢性病人為主,估計一年會有80萬人次受影響。
(圖:中央社)
為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要求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自7月起門診量需逐年減少2%,將輕症、穩定慢性病患下轉到基層診所,希望改善大醫院門診壅塞情形,預估一年將有80萬人次受影響。

健保署自2017年起積極推動分級醫療,藉由調整部分負擔、建立轉診平台及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提高大醫院照顧重症病人健保給付等措施,希望改變民眾小病直接到大醫院的就醫習慣。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2日表示,為進一步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總額協商已決定自7月開始,區域級以上醫療院所的門診量必須年減2%,讓輕症患者及穩定的慢性病患下轉到基層診所治療。蔡淑鈴:『(原音)包括區域醫院與醫學中心,必須門診減量,1年減2%、5年減10%,這些減量的部分最主要是針對初級照護的病人、輕症、穩定的慢性病病人,我們希望能夠經由雙向轉診,必要的時候去大醫院檢查治療,穩定之後能夠回到基層小醫院來照顧。』
蔡淑鈴指出,許多穩定的慢性病患只是到醫院拿藥,若選擇到大醫院,不僅候診、掛號都要等很久,也可能排擠到急重症患者;若能到基層診所就醫,就可減少等待時間等成本、釋出更多醫療資源,許多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已與在地診所建立垂直整合的醫療團隊,協調雙向轉診。蔡淑鈴:『(原音)他下游的醫院能不能提供跟醫院一樣的醫療服務跟品質,這當然就是要靠醫院跟診所的醫生之間能夠資訊的交換,醫院也會慎選好的醫師幫病人下轉。』
蔡淑鈴強調,2%的門診減量排除急症、重症及原先轉診的病人,因這些患者本來就需要大醫院的照顧,醫院不會將這些病人轉出,重症病患的權益不會受損。在落實門診減量後,初估一年約有80萬人次受影響,醫院若年度減量目標沒有達標,針對未達標的部分,健保將不予給付。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