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分級醫療減診見成效 5家大醫院首月就達標

  • 時間:2018-09-04 13:20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王育偉
分級醫療減診見成效 5家大醫院首月就達標
響應分級醫療政策,彰化秀傳醫療體系與彰化縣、台南縣等縣市共1000家基層診所結盟進行雙向轉診,12日舉辦記者會,彰化縣副縣長林明裕(前右4)、健保署中區業務組長方志琳(前左4)等人出席力挺。
(圖:中央社)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7月起祭出大醫院每年門診量減少2%新制,上路2個月成效顯著。健保署最新統計發現,全台有5家醫學中心第一個月就達標,門診輕症件數平均少4%,區域醫院也有17家達標。
健保署力推分級醫療,7月開始,區域級以上醫院每年門診減量2%,5年內每年門診量減少10%,否則不給付相關健保費,一年估影響80萬人次,鎖定輕症以及穩定拿藥的慢性病人。1個月下來,包括台北馬偕、亞東醫院、林口長庚、奇美醫院、慈濟醫院,門診輕症就醫件數平均減少4%;區域醫院方面,83家區域醫院有排除12家非綜合科醫院,71家中有17家達標。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全民健保就是總額的概念,同樣一筆錢,不論做多、做少,醫界能夠得到的錢不會改變,但多年來卻養成民眾「想怎麼看、就怎麼看」的習慣,醫療院所也拚命收患者,造成醫護血汗又浪費醫療資源。
李伯璋說,為了讓醫學中心放更多心力在急、重、難症患者身上,才以門診減量方式強化分級醫療,只要能減少不必要醫療浪費,醫護人員不用那麼辛苦也能拿到一樣多的健保給付。
7月以來雖然有醫院以週末減診、調漲掛號費因應門診減量措施,但目標都是平衡醫療生態,李伯璋強調,調整掛號費有一定上限,醫院不可能調得太離譜,否則民眾也不會買單,相信醫院會有所拿捏。
此外,許多醫學中心週末雖減診,但也有越來越多地區醫院、診所醫師願意在週末開診,不僅民眾有地方看病,也盼藉此找回民眾對地區醫院、診所的信心,平時身體不適不再往大醫院跑,形成良性循環。
健保署希望未來能鼓勵地區醫院和診所醫師結合,讓診所醫師到地區醫院看診,不僅可分擔護理人員、藥師的人力費用,又有看診費可領,對雙方都有利,「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也會列出六、日開診的地區醫院名單,強化分級醫療。

延伸閱讀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