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首監理門診 顧立雄親上陣

  • 時間:2018-10-16 17:1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首監理門診 顧立雄親上陣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首次監理門診,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中)親自上陣,為業者解惑。(陳林幸虹 攝)
為全面推動台灣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金管會委託金融總會成立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上個月正式開幕,今天(16日)首開監理門診,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親自上陣,為業者一一解惑。顧立雄也不諱言,如果科技業者不想和金融業者合作,那就得要自己有夠大的能耐,也就是這條鯰魚必須大到足夠可以發揮效應,才能夠有辦法生存。

台灣首座金融科技實體共創空間,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監理沙盒」,另一項則為「監理門診」。在「監理沙盒」部分,金管會已於上個月核准首宗由中華電信和凱基銀行合作的提案,也就是讓一些學生和社會新鮮人,在沒有任何信用紀錄下,透過繳交中華電信門號費用的正常紀錄,就可以申請信用卡。這個構想將於12月5日正式進入沙盒實驗,為期1年,如果能夠成功,將有機會成為未來純網銀經營模式的示範。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也於16日舉辦第一次的「監理門診」,有意想要加入金融科技創新的業者,也藉由這個機會,提出各式問題。對於有新創業者提出,是否可以不要和金融業者合作?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回應,那就得要新創業者的能耐要夠大,大到足以能夠在市場生存。顧立雄說:『(原音)我如果沒有誤解你的意思的話,你的意思應該是說,如果真的能夠發揮鯰魚效應的話,就是由科技業者自己來,不需要和沙丁魚(指銀行業)合作,那你這條鯰魚要夠大,才攪得動,你這條鯰魚如果不夠大,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單獨攪動,甚至是能夠生存?』
顧立雄也指出,業者即便在「監理沙盒」的階段,也必須要有承擔的風險和退場機制,以及對消費者的保護,如果科技業者的規模太小,恐怕在沙盒時,就無法承擔;況且如果順利出了沙盒,科技業者在金融特許的部分,也必須遵守資安、法遵、洗錢防制等,這些都得備有一定的成本。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