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讓爺奶開心 華碧玉17年老人院教舞不間斷

  • 時間:2015-06-12 12:3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楊文君
讓爺奶開心 華碧玉17年老人院教舞不間斷
華碧玉教老奶奶跳舞,讓爺爺、奶奶們十分開心。(華碧玉提供)
台灣邁入老齡化社會,養老機構越來越多,位於淡水的老人安養中心裡,這裡的老人家們每週最期待的課程就是「華老師」的課,從事舞蹈工作超過30年的「肢體音符舞團」總監華碧玉每週都會固定到老人院教課,透過簡單的伸展、傳球等小遊戲,讓老人家們笑聲連連,華碧玉說,老人家們感謝她帶來的歡樂,但其實她更感謝他們,讓她收獲更多。
『(現場音)現在請你的右手輕輕地抓幸福,左手輕輕地抓快樂,然後兩手送出去的時候要散滿整個空間喔。』

來到淡水的一家老人安養中心,大家口中的「華老師」正在教學,體格嬌小的她聲音卻相當洪亮,有時國、台語交雜、有時開開玩笑,現場的老人家們都乖乖的聽老師的指令,這位「華老師」是曾經製作「台灣阿嬤」等多部音樂劇的肢體音符舞團總監華碧玉,雖然每天排課、編舞已忙得不可開交,但華老師每週都會固定安排兩個時段到老人院教課,一教就是17年。
◎從小即展現跳舞天份 父親驕傲
說起學習舞蹈的經歷,華碧玉說,自己從幼稚園時就接觸民族舞蹈,小小年紀一參加比賽就得了冠軍,也開始了學舞生涯,中途曾因父親反對、認為她應該要好好讀書而停止跳舞,但在舞蹈老師鼓勵下,最後考上國立藝專,也就是現在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愛跳舞的她總算可以心無旁騖的馳騁在舞台上。『(原音)後來藝專的五年,其實我爸爸很開心,他覺得至少女兒長大了,當我穿上大學服之後,他就覺得好像真有那麼一回事,所以我在藝專的五年,裡面的老師、跟整個藝專的學習環境,讓我才開始真的覺得什麼是舞蹈。』
華碧玉說,自己非常幸運,畢業時就順利考進舞團,一路從舞者、老師、編舞者到創團,都有貴人相助,但長期的練舞生涯也讓身體大傷小傷不斷,直到1997年跳舞的舊傷復發,讓她不得不暫停舞者的身份,這段「空窗期」她逃到美國紐約思考人生的下一步,她問自己「除了跳舞,我還能做什麼?」
◎初到老人院教課 挫折多
回台灣後,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在老人安養機構工作的學妹,邀請她到老人院教課,華碧玉說,剛開始自己很沒信心,而且老人家們每個人的狀態都不太一樣,還曾經不小心碰了一鼻子灰。她說:『挫折比較大的就是說,我發現我已經很仔細的在觀察每一個人,可是我竟然沒有察覺有個爺爺腳是有問題的,就是他兩個腳看起來好好的,因為都是坐著,然後我就會想了解,到底你的的腳的力量到什麼程度,坐輪椅的我當然就知道他的腳是抬不起來的,但如果是坐著我就覺得他的腳是好的,當我說爺爺我們試著踏一下、再踏一下,然後會換腳踏,有個爺爺就是有隻腳永遠不踏,在那當下我應該要警覺到說他可能腳有問題,但我以為是老人家的脾氣,你就會想試著讓他用一下另一隻腳,所以我不斷說爺爺你試試看,然後他生氣了說「我就是不能動」,後來他站起來就要離開,我才發現他那個腳是不能動的,那一次給我很大的警惕,因為有可能是一個傷害,對他的心裡,我很慶幸他下次又來了,他知道我沒有惡意。』
教著教著,華碧玉跟過去曾在中華民國青年訪問團的朋友們聯絡,大家都希望她不要放棄舞蹈,在大家幫忙之下成立肢體音符舞團,第一個表演地點就選在老人機構,且從編舞、道具、演出,都是團員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華碧玉也將舞團變成一個平台,讓所有學生可以演出他們的創作,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勉強將舞團撐下來,到老人院教課則同步進行著。
隨著接觸老人時間多了,華碧玉也根據老人的體能設計出各種課程,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訓練肢體及平衡感,配合呼吸讓老人家的肌肉動起來;另一個是腦力激盪,會藉由小道具來完成,像是傳球時要一邊報數,數錯了,老人家們就會笑得很開心,加上在互相傳遞時也是一種分享的概念,能夠讓老人家把心打開。『(原音)我覺得我在帶老人家做這件事,怎麼樣重新去認識我自己,我雖然現在80歲了,但我還是可以這樣動,我還是可以開心的笑,我還是可以做這些可能我本來以為我做不到的事,因為有很多時候是他們以為我就是老了,我受傷了、我中風了、我跌倒了很自然,因為我老了,可是那個我老了的背後,可能代表他對自己放棄了, 其實不應該是這樣的。』
◎103歲仍來上課 華碧玉感動
華碧玉說,曾有位70歲罹患失智症的奶奶,罹病前固定跟著她上課,發病後儘管身體機能逐漸退化,但仍記得許多伸展操的動作,也一直記得傳球前要數「1、2、3」。還曾有一名103歲的奶奶已經走不動了,但還是堅持要來上課,讓她非常感動。『(原音)有個奶奶很可愛,已經103歲了,她現在都還來上我的課,但她真的沒有力氣了,因為她的身體已經用了103年了,就比較虛弱,過程當中已經有好幾次的大病,她還是持續來上課,奶奶說老師對不起,我都動不了了,我說沒有關係奶奶,最重要的是你要覺得你還可以、你願意,我覺得就夠了,而不是我不行了,我只能等著生命凋零,其實那是不一樣的。雖然奶奶們說很感謝我 ,但我更感謝她們。』
在老人院教課後,華碧玉看著原來愁眉苦臉的老人,因活動而開心大笑,決定付出更多,也帶著學生們一起參與,希望讓學生們了解舞蹈有不同的生命,不是只有在舞台上的那一塊,也期盼將這些種子埋在孩子的心中,服務更多的人。『(原音)所以早期他們(學生)跟著我時,他們一開始也不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些完全沒有任何收入,但是又要去面對很多,因為我早期不是從老人院開始,甚至於精神療養院,有些是會害怕的,然後有些他剛畢業,他沒有理解老人家的狀況,就要一步一步的,在要開始做之前我都會告訴他們,所以後來慢慢的大家也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主動參與的心就會很強,當然也會有不一樣的朋友支持,雖然還是很辛苦,可是我覺得會越來越好,只要大家共同心念一樣,不覺得這是苦差事,其實就可以服務更多。』
華碧玉也坦言,經費一直是成立舞團以來最大的難題,辛苦一整年但作品可能很冷門,賺不到什麼錢,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她也常想著要放棄,但想到一起工作的夥伴、觀眾的回饋,每一年都還是苦撐了下來,因此,華碧玉也表示,她很希望能夠到更多老人機構表演或教學,但礙於經費,目前只能在北部服務,只能「做多少,算多少。」
未來華碧玉也希望能創立一個「園地」,雖然想法還很模糊,但希望有志之士能一起加入她的行列。
『(原音)我今年50歲,而且最近有太多無常的事情發生,怎麼讓未來多一點不一樣的人生意義。我很慚愧,我沒累積什麼財富,我也沒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可以給我一筆錢做事,所以我現在想說,如果真要做什麼,我滿想弄一個「園地」,因為我也會老,如果無常沒有那麼快的發生在我身上,希望能跟有這樣想法的人,可以有這樣一個園地,然後在那個園地可以幫助一些人,那些人可以在這個園地找到他的身、心、靈一個可以開心、然後健康,然後到終了,我滿想弄一個這樣的園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