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習近平訪倫敦 中英關係掀新頁

  • 時間:2015-10-23 13:40
  • 新聞引據:中央社、BBC中文網、中央社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 編採譯
習近平訪倫敦 中英關係掀新頁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1)應邀到英國國是訪問。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右2)伉儷20日上午在倫敦皇家騎兵檢閱場歡迎習近平伉儷。(取自「學習粉絲團」微博)
(圖:中央社)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9日抵達英國,進行5天國是訪問,成為10年來首次造訪倫敦的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此行,中英簽署約400億英鎊(折合約617億美元)的多項合作協議,範圍涵蓋核電、汽車等領域。3年前因為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而陷入冰冷的中英關係,在倫敦方面以貿易為重的考量下,顯然已全面回暖。
◎爭取商機 倫敦討好
習近平這趟英國之旅受到國王級禮遇,包括搭乘王室金色馬車前往白金漢宮、下榻白金漢宮、英國王室三代出動接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以國宴款待、在英國國會發表演說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倫敦當局的刻意安排下,習近平在前往白金漢宮的途中,全然聽不見西藏和人權倡議者的抗議聲浪。
倫敦和北京都將習近平的英國行定調為兩國關係進入「黃金時代」,英國看好中國大陸最快將在未來5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因此全力爭取商機,期盼習近平此行帶來龐大金額的商業協定。
北京也不負所望,習近平21日會晤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時,雙方簽署總金額約400億英鎊的協議,涉及核電、汽車、港口開發、文化旅遊等領域。
◎角度差異 報導兩樣情
中國大陸與英國的媒體均大幅報導習近平在英國的參訪行程,陸媒的報導手法可說是鋪天蓋地、一片叫好,形容中英關係邁入「黃金十年」。
英國媒體則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報導相關消息。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以去年香港「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學生領袖黃之鋒為焦點。與習近平同時在英國訪問的黃之鋒敦促卡麥隆,針對人權問題向習近平作出「公開挑戰」。
獨立報並引述黃之鋒的話說,英國政府應該重視人權、勝過與中國大陸做生意。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指出,2012年以來,倫敦持續嘗試改善與北京的關係,對於香港「佔中」運動,英國官方並未表態,英國政府的主要考量就在經濟。
金融時報也有文章指出,部份英國國會議員不滿卡麥隆向北京叩頭。文章中並將英國和美國對待習近平的態度作出比較。
文章說,英美兩國都給予習近平最高規格的待遇,但在建立與北京的關係上,美國試圖尋找平衡點,一方面批評和懲罰中國大陸的人權與網路間諜,一方面試圖與北京建立建設性的關係;然而,卡麥隆和英國財政大臣歐斯本(George Osborne)則是被指責為促進與中國大陸的投資貿易而低頭。
◎貿易重於人權 倫敦遭批評
除了媒體,英國國內與國際人士都對英國重貿易輕人權提出嚴詞批評。
卡麥隆的前策略顧問希爾頓(Steve Hilton)批評,英國政府一味討好大陸領導人的做法,是1970年英國接受國際貨幣基金(IMF)金援以來的最嚴重國恥。
他認為,北京與俄羅斯、伊朗一樣,都是流氓國家,英國應該考慮對中國大陸實施制裁,而非舖設紅地毯迎接習近平到訪。
世界維吾爾大會主席熱比婭(Rebiya Kadeer)則表示,英國歡迎習近平的紅地毯,沾滿了維吾爾人、西藏人以及中國大陸異議人士的鮮血,這項盛大接待「令人遺憾」。
◎重利輕友 轉變對中政策
北京與倫敦的關係曾經在2012年陷入冰冷,主因為卡麥隆無視北京的反對,與到訪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見面,雙邊經貿合作受到衝擊。2013年,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分別取得中國大陸的經貿訂單後,卡麥隆被迫於同年12月訪問中國大陸,重啟兩國最高層級的接觸,雙邊關係開始回溫。
經由習近平這趟英國行,倫敦充分展現了全力發展雙邊經貿的努力,金融時報更作出透澈的評論,認為此事意味著英國從根本上重新定位了與中國大陸的外交關係,不受傳統盟友美國的影響。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