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從粉紅超跑看兩岸媽祖文化

  • 播出時間: 2024-04-25
兩岸法律信箱
白沙屯媽祖鑾轎23日中午抵達北港朝天宮,逾20萬人大喊「進啦!」迎粉紅超跑將朝天宮周邊全部塞爆,空拍畫面超震撼。(翻攝白沙屯網路電視台)

聽眾來信

兩位主持人有注意到前陣子全臺瘋媽祖的盛況嗎?臺語有句話「三月瘋媽祖」,今年更是超瘋狂!先是有白沙屯媽祖廟的粉紅超跑,再來則是臺中大甲鎮瀾宮的媽祖繞境進香。從三月中旬到四月初這段期間,新聞幾乎天天都有媽祖的新聞。

這樣非常具有臺灣在地民俗風情的媽祖進香文化,不知有沒有什麼值得大家留意的法律或從中國與臺灣的法治文化的觀察點,可以跟我們分享?

--------------------------------------------------------

本集許律師將從媽祖文化探討跨境進香的法律問題。

--------------------------------------------------------

本集重點

從白沙屯粉紅超跑與大甲鎮瀾宮的媽祖看臺灣的進香繞境文化。

臺灣的進香文化隱含著飲水思源、尊卑長幼有序,廟宇之間有母子、姐妹關係,透過進香來確認彼此的淵源。因此,也有人以「回娘家」來形容媽祖進香。

大甲鎮瀾宮的進香史:一般視大甲媽祖為北港媽祖的分靈廟,在鎮瀾宮的香旗上也寫著「謁祖進香」等字樣。1987 年臺灣解嚴,鎮瀾宮是全臺第一個前往福建建湄洲祖廟進香,同時迎神像回來,實質抬升大甲媽為祖廟分靈廟的地位。大甲鎮瀾宮因取得「祖廟」的加持後,覺得自己的地位提升,從此不再回到北港進香謁祖,而改往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

歷經文革後的中國,毛澤東指示追隨者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等「四舊」。紅衛兵拆毀廟宇、寺院、清真寺、教堂與其他宗教場所。許多媽祖廟在文革時期權充辦公處,只存建築空殼,裡面沒有供奉神像。

解嚴以後的兩岸跨境進香的問題,在共產中國的宗教限制下,中國華人已丟失了祭拜媽祖的道教科儀知識。許多敬拜媽祖的儀式,是臺灣人進香時重新引入的。

談談過去兩岸進香跨境移動的現實困境:法器能不能過海關?去哪一間廟?文革後中國的廟宇文化早已流失。

中國嚴格控管宗教活動,官方僅承認五大合法宗教,有佛教道教,卻無民間信仰,許多媽祖廟未向行政部門登記,遭政府取締。當兩岸要進行媽祖信仰交流時,問題浮出檯面。

中國將媽祖視為「習俗文化」,非「信仰」。官方不把媽祖當成宗教信仰,而視為民俗學,隸屬文化部門。也就是不把媽祖當作「信仰」,而是以「文化」為中心,發展觀光,以觀光或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經營廟宇。

進香文化背後的統戰: 2018年的兩會期間,中國明確指出媽祖文化應肩負「抵制臺獨」,「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政治任務,毫不避諱將媽祖當成了對臺統戰的道具。

中國把媽祖信仰進行去宗教化,轉向「文化化」,媽祖服務黨,成為被黨國收編的國家文化工具;臺灣因為擁有宗教自由,沒有什麼國家扶植某特定媽祖廟,而打壓其他媽祖廟或其他廟宇或進香文化。

2024年4月中旬,在前總統馬英九訪中回國後,國民黨立刻主張要修改「反滲透法」,國民黨黨團也一起呼應。怎麼看待兩岸宗教交流與反滲透法之間的關連?

跨境宗教(或文化)交流絕對不是單純宗教事件,而是政治事件。從法器在在都需要與當地公安、國臺辦商討,與當地政府的政治層級對接、也會受制於中國的對臺政策、接待部門的對臺工作議程。

節目主持人

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