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新國會之觀察

  • 播出時間: 2024-03-20
  • 按讚加入臺槓新聞粉絲團
臺槓新聞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與主持人

來賓: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

主題:新國會之觀察

立法院經過數次修憲,特別是在2006年,立法委員席次減半。從2008年第七屆開始,出現了幾個重要變化:

第一,立委名額減少:225個席位減少至113席。

第二,選舉制度變革:73個區域立委,每區僅選一位,另有34個不分區席位。此外,還包括政黨票和6個原住民立委席位,分為山地和平地原住民,旨在保障約50萬原住民的權益。要超過半數的113席需要57席,民眾黨擁有8席,被視為關鍵少數,但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少數但不關鍵,取決於他們的運作方式。

「三黨不過半」,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不管是關鍵小黨發揮影響力,還是執政黨順利運作,都需要回到辯證的時代。對於國會同僚或社會大眾,清晰的陳述至關重要,即使在投票中佔不上風,若得到輿論支援,仍有辦法成功。這種情況和過去馬政府和蔡政府完全執政的情況不同,將是賴政府面臨的最大挑戰。

此外,之前有國會改革的倡議,但由於三大總召見解不同,目前看來藍、白合作較多。至少在院長選舉時,民眾黨除了支持8個委員會的召委之外,在野藍白的合作看起來較明顯。

目前召委中民眾黨沒有席次,立法院共有8個委員會,每個委員會約有13到15名立委,因此至少需要6席以上才能選上召委。由於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擁有50多席,因此小黨若僅有一席無法發揮關鍵作用。在第十屆立法院中,由於民進黨席次較多,有些委員會與國民黨席次相同,此時小黨才有關鍵影響力,然而在目前的第十一屆中,小黨已經失去了影響力。

目前立法院院長是每屆選舉一次,而委員會是每年選舉一次,召委則是每個會期選舉一次。

 

 

之前立法院發生引人議論的事項,包括「沒收質詢權」,照理說院長跟立委應該同一陣線來質詢行政官員等,委員有事遲到,是否立法院院長該提議休息而不是唱名不到直接跳過?

另外,這次有委員提案時說:「立法院有官員任免權」行政院的預算、國家法律、人事同意權,都須經立法院「同意」但行政院必須有「任免官員」的權力才符合憲政,

 

上週立法院發生引起爭議的事件,其中包括「沒收質詢權」問題。

按理立法院長與立委應該同心協力對行政官員進行質詢,若有委員遲到等情況,立法院院長是否應提議休息,而非唱名不到跳過?

此外,有委員在這次提案時指出:「立法院應具有官員任免權」。

行政院的預算、國家法律以及人事同意權,都應經立法院「同意」;然而,行政院必須擁有「任免官員」的權力,方符合憲政原則。這樣的安排對於維護權力平衡和憲政體系的運作至關重要。

另外針對國會改革事項,制訂藐視國會罪,藐視2個字的定義,也引起爭論。

節目主持人

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