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從街頭貧童到鐵幕愛情 今年奧斯卡外語片很寫實

  • 時間:2019-02-21 12:23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 撰稿編輯:楊明娟
從街頭貧童到鐵幕愛情 今年奧斯卡外語片很寫實
第91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入圍名單。(圖:奧斯卡金像獎推特)

從黎巴嫩流浪街頭的貧窮兒童,到鐵幕下的愛情,以及墨西哥一名家庭主婦的日常生活,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入圍影片都是在描述真實的生活,某些狀況下,是非常個人的經歷。

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圍的包括:「我想有個家」(Capernaum;黎巴嫩)、「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波蘭)、「無主之作」(Never Look Away;德國)、「羅馬」(Roma;墨西哥),以及「小偷家族」(Shoplifters;日本)。

「沒有煙硝的愛情」和「無主之作」的故事場景是數十年前,而「小偷家族」和「我想有個家」講的是發生在現代的事;至於「羅馬」則是墨西哥大導演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on)截至目前為止最個人化的作品。

羅馬

「羅馬」是根據艾方索柯朗本人1970年代在墨西哥市羅馬區的童年成長過程而拍攝,最被看好將拿下最佳外語片,更可能創造歷史,同時摘下最佳影片的大獎。

柯朗拍攝這部全部黑白的影片,主要是受到扶養他的兩個女人啟發:一個是他的母親,一個則是家中的女傭。

柯朗表示:「素材是來自我的記憶,但現在影片有了自己的生命。現在,我的記憶已經被電影感染了。」

沒有煙硝的愛情

波蘭導演帕威帕利科斯基(Pawel Pawlikowski)拍攝「沒有煙硝的愛情」,是受他父母的愛情所啟發。劇情描述的是二次大戰後動盪時代中,生活在共黨統治的波蘭和法國的一對鋼琴家和歌手之間令人揪心的愛情故事。劇中男女主角的名字「維克特」(Wiktor)和「祖拉」(Zula),就是以帕利科斯基的父母來命名。

帕利科斯基說,構想的起源是非常個人的經歷。他表示:「是受到動亂、混亂的關係所啟發,包括許多人離婚、分離、結婚、再婚、離開國家等等。」

無主之作

「無主之作」是德國導演唐納斯馬克(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的作品,描述逃離到西德的年輕藝術家,深受童年納粹時代的陰影和創傷所攪擾。即使已經逃到西德,並且遇到了真愛,但卻仍深受童年經歷的納粹時期及東德政權的陰影和創傷所折磨。

唐納斯馬克1973年在西德出生,但成長時光有一部份是在美國。他說,他想了解「一個家庭中同時存在著納粹兇手和受害者之間的衝擊」。

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的作品。描述一個年長的寡婦、3個成人和1名男孩、1名女孩組成一個家庭的故事。這一家六口,彼此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各自有沈痛的經歷。他們生活在東京社會的最底層,靠著微薄薪水和年金過活,當年金不夠用時,就靠在外頭順手牽羊來貼補家用,被喻為現代版「孤雛淚」(Oliver Twist)。

我想有個家

黎巴嫩女導演娜迪拉巴基(Nadine Labaki)執導的「我想有個家」,描寫的是黎巴嫩貧民窟一個12歲男童贊恩掙扎求生的故事。他出生在破敗的貧民窟,父母只生不養,更無力賺錢養家,導致孩子淪為沒有身分證明的黑戶。

贊恩的父母卻因缺錢,把年僅11歲的妹妹「賣」給商人當作老婆。無力保護妹妹的贊恩難過地離家出走,此時卻傳來妹妹意外身亡的噩耗.。悲憤的贊恩持刀為妹妹報仇而犯下罪刑。他在獄中控告父母,讓他出生在這個不公不義的世界。

故事的題材主要來自娜迪拉巴基自己親眼所見,或者是片中這些非職業演員的親身經歷。影片花了4年多才拍攝完成。片中主人翁就是由敘利亞的難民兒童飾演;另一名年輕演員在拍攝期間被捕入獄,而另一名演員則是被遣送回肯亞。

娜迪拉巴基表示,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實的。

相關留言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