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龐畢度世界大都會雙年展 8台灣藝術家受邀

  • 時間:2019-10-20 08:47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林柏宏
龐畢度世界大都會雙年展 8台灣藝術家受邀
長期關注原住民文化的陳彥斌在龐畢度中心打造一個聚會所,發想來自於阿美族巴格浪習俗。(陳彥斌提供)

法國龐畢度中心主辦的第二屆「世界大都會- Cosmopolis」雙年展,即將於23日開展。在文化部駐法台灣文化中心努力下,台灣藝術家林其蔚等8人獲邀參加。

2017年創辦的「世界大都會」雙年展活動內容多元,包括主題演講、裝置展出、行為表演、座談、音樂會、影片與紀錄片放映暨工作坊, 展演時間從10月23日至12月23日。

今年的雙年展以「世界大都會 #2 –再思人類」(Cosmopolis #2, Repenser l''Humain)為題,邀請參與者在後人文主義以及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代社會,重新思考以科學理性與技術進步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文明」,以及在此社會價值觀下對於弱勢族群的掠奪與奴役。

龐畢度中心策展人韋爾(Kathryn Weir)希望以去除西方中心觀點,及破除作品與觀眾間傳統界線關係的概念出發,透過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集思廣益,跨領域腦力激盪,利用協作、動態參與的方式帶動觀眾一起對人類如何在已成為「世界大都會」的地球上共同生存,提出探討與反思。

台灣藝術家林其蔚、陳彥斌、許家維、張恩滿、高俊宏、馬躍.比吼以及走路草農/藝團工作室的陳漢聲與劉星佑等8人獲邀參加雙年展。

20年來於世界各地發表聲音創作的林其蔚的作品靈感來自於台灣民間寺觀的科儀咒語吟唱、20世紀初達達與未來主義者的聲音詩表演等,他將於現場隨機邀請觀眾互動參與,讓作品的詮釋權與發展交給觀眾,形成共同創作的藝術語境。

長期關注原住民文化的陳彥斌則在龐畢度中心打造一個聚會所,發想來自於阿美族巴格浪習俗,但跳脫原住民族的符號、圖騰、裝飾、樂舞、儀式等既定印象,透過沈浸式場景、行為交往,讓不同族群交流,轉化置入美術館的公共空間,成為日常生活親密互動的角落。

以影像創作背後行動性進行藝術實踐的許家維致力於透過鏡頭以外事件,連結歷史描述所未及的人、物質與地方的關係。參加這次雙年展的兩件錄像作品分別以日本殖民台灣時代的兩項礦產開發案為核心,從科學角度檢視殖民史,並將單一區域的歷史脈絡,擴延至人與物共生的技術發展史。

台東出生、台北生活工作的張恩滿則藉由回訪原住民部落,感受與描繪台灣社會的地理紋理與文化地景。他以紀錄片加上自撰口傳故事,探討傳統上逐水草而居且以狩獵為生的原住民,卻在號稱尊重多元現代社會的異文化法治體制下成為不法之徒的生存困境。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