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提高鴕鳥人工飼養存活率 畜試所:依成長期改變飼養環境

  • 時間:2019-10-28 12:4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提高鴕鳥人工飼養存活率 畜試所:依成長期改變飼養環境
母鴕鳥。(圖/畜試所提供)

台灣在1998年由國外引進鴕鳥飼養,已超過10年,不過,由於鴕鳥原生活在熱帶地區野地,移動到亞熱帶的台灣,並使用圈養方式飼養,對鴕鳥容易造成緊迫,也影響行為表現、繁殖率及育成率。因此,農委會畜產試驗所針對鴕鳥成長期與繁殖期的行為進行觀察,發現只要依照成長期改善飼養環境,就有助於提高其存活率。

畜試所指出,剛出生至1週齡的雛鴕鳥大多時間蹲坐或睡覺,尤其以蹲坐頻率最高,長大後走路和覓食行為會大幅增加。此外,雛鳥會被綠色或閃亮白色物所吸引,這個階段如果使用綠色飼料盤與飲水盤,或將不鏽鋼湯匙等閃亮物品置於盤內,可顯著誘導雛鴕鳥靠近飼料盤與飲水盤進食,增加鶵鳥存活率。而1週至2月齡與6月齡的鴕鳥,分別以覓食及環境探啄行為表現頻率最高。

鴕鳥的性成熟年齡約在2歲以後,在台灣種鳥繁殖期從每年12月至隔年10月初,此階段公鳥會在母鳥面前跳求偶舞,公、母鳥間互動越多,產蛋率越高。繁殖期公、母鴕鳥行為表現頻率的前3名為走路、站立及覓食,其中母鳥需要較多的能量產蛋,走路與覓食時間較長,而公鳥負責領域警戒,因此巡視圍籬邊界及站立行為較多。

目前畜試所也進行雛鳥與成鳥飼糧配方相關研究,以協助業者解決鴕鳥飼養育成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將來可利用鴕鳥的行為特性,進行飼養環境改善或誘導式試驗,以期逐一解決雛鳥高死亡率、成鳥繁殖率低落等飼養管理問題,並進一步開發鴕鳥肉、蛋等加工品及皮革製品。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