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蹲完廁要看便便的形形色色 有助初判健康狀況

  • 時間:2020-01-29 05:2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照平
蹲完廁要看便便的形形色色  有助初判健康狀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蕭照平攝)

糞便是人體消化過程的最後產物,所以糞便也能反映出人體的健康情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提醒,如果糞便是黃褐色、狀如香蕉代表腸胃很健康,但如果出現黑色、紅色、綠色、灰白色等或是硬如彈丸、狀態過稀就要特別留意。

別以為糞便一無是處,當食物進入體內,直到最後以糞便型態排出,可是經過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直腸超過數米長的消化過程,所以糞便也能反映體內的健康情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就提醒,蹲完廁所不要急著沖水,多研究幾眼便便,尤其是顏色跟形狀,就能大概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吳登強解釋,通常糞便顏色會有黃褐色、黑色、紅色、綠色跟灰色,除了黃褐色不用擔心外,其他顏色可能就有疾病警訊。他說:『(原音)黑的,你就知會胃在出血了,因為胃出血會被胃酸中和掉變成黑的;如果是紅的,你就知道大腸在出血;如果是綠色,是因為消化不良;如果是灰白色,就是代表你膽汁沒有,黃疸出來了。』

還有糞便形狀也是觀察重點,吳登強表示,香蕉狀的糞便代表腸道很健康,但如果出現硬如鐵蛋或水狀如泥,反映的就是腸道吸收功能有問題。他說:『(原音)蠕動相當快的話,就來不及吸水,就變成爛泥巴;如果都不動,大腸一直吸水,就硬得跟彈珠一樣,要克服它的方法就是水分、蔬菜、運動。』

吳登強提醒,順著消化路徑在腹部順時針按摩也有助於排便,如果發現糞便顏色跟形狀不太對勁,還是到醫院檢查確保健康。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