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劉偉偉:我想看看誰讓我不自由(一)不想被困住就必須死命折騰

  • 時間:2020-08-26 10:3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劉偉偉:我想看看誰讓我不自由(一)不想被困住就必須死命折騰
公權力造成的困境,劉偉偉透過藝術行動如數歸還。(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7月15日,藝術家劉偉偉失聯了,約好的採訪時間裡遲遲沒出現。

次日得知,他又進了一趟派出所,被審了22小時。

「理直氣壯活蹦亂跳。」聽到他弟弟劉超如此轉述,我心生佩服,轉頭又想,這個樂於在各種社會事件衝突現場橫衝直撞,穿著藝術的防彈衣到處撒野的藝術家,誰碰到,誰倒霉。

果然,幾日後受訪,劉偉偉生猛依舊。他說,和員警談藝術就聊了12個小時,「對方聲音都啞了」。他簽名的筆錄裡,只有對員警暴力執法的投訴和要見律師的內容。

上一次被失聯是2018年6月。劉偉偉做律師維權項目,在深圳被強行羈押18個小時。釋放後他編寫和排演了一齣論壇劇場《18個小時》,還讓律師起草了行政起訴狀,準備狀告派出所。

這次呢,他想讓員警寫一份道歉,在派出所大喊,「不道歉,我就要把這裡鬧得雞犬不寧」。

這很符合劉偉偉的作風。與他交過手的人都知道,劉偉偉桀驁不馴,論述能力強,行動力更強,是那種「你混蛋,他比你更混蛋」的人。公權力給他造成的困境,劉偉偉都如數歸還。

重慶「唱紅打黑」時,他把因言獲罪的勞教人員的困境做成訪談和展覽,質疑中國違法存在的勞教制度;被員警跟蹤、調查,他就把員警送到展覽現場被展覽和觀看,消解警權;出租車司機陷入維權困境,他把300多名司機帶進美術館看紀錄片、談訴求,造成社會事件;重慶千秋村土地使用不公,劉偉偉又潛入村子,攪動兩百多村民遊行、選舉,還和政府談判,刺激公民政治參與;人權律師紛紛被逮捕,其家人被嚴密監控,劉偉偉帶人逃走,又請來21位公民在監控下發表公開聲明,挑戰言論自由和政治參與權……。

就這樣折騰,近十年來,劉偉偉堅持把肉身投入社會衝突地帶,展開行動,質問制度權力對個人權益的壓迫,攪動政治參與和實踐,用他的話說,「我他媽的要試試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活著的樂子」。

困難和風險,在中國政權維穩為首的治理邏輯下不言而喻。大型的治安秩序裡,不想被困住,就需要死命折騰,但這在劉偉偉看來,都「真他媽的有意思」。

把肉身投入社會衝突的旋渦裡

「他媽的」、「行動」、「社會現場」、「藝術」是劉偉偉的高頻詞。不管熟不熟悉劉偉偉的人,都能在短暫的交流中快速辨識他的個性:說話勇猛,做事無畏,行動大膽,活得自由,又充滿挑釁性。

2007年入讀四川美術學院,他很快就反感了。學院的美學教育太滯後、太無聊,裝腔作勢的畫廊氛圍更是讓人討厭。 2010年毅然退學,他開始在社會現場橫衝直撞四處撒野。

劉偉偉對藝術的立場很鮮明,認為藝術要有批判性,直言「當代藝術是種社會行動」。他又反感對藝術家的拔高,嘲笑自己是「拉皮條的」,同時鄙視當下大多數藝術家「為了政治安全,切斷了跟中國現實政治和社會現場的聯繫」,甚至毫無顧忌地稱他們為「蛆」,被資本操控和圈養著。

不想做蛆,就得把自己扔進社會現場。劉偉偉如今回憶,他的退學決定和藝術行動可能與博伊斯有關。

博伊斯是歐美最有影響力同時又最難被理解的當代藝術家,他強調藝術對政治、社會、文化的介入,鼓勵個體身體力行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他做過很多至今讓人津津樂道的作品,如向一隻死去的兔子解釋什麼是繪畫,如把自己與一隻狼關在一起,又如在一個空白空間裡做了一個叫「直接民主局一天的事項記錄」。

逃出校園的劉偉偉,開始了點子式的藝術行為。在車水馬龍的路上,用一袋麵粉做了個斑馬線;他去IKEA拉響報器,被保安追著跑;他鋸下廣場上革命人物雕像的一小堆粉末,並用粉末畫了薄熙來的像送到警察局,要求把畫像上交給薄熙來,被員警趕出警察局。這些荷爾蒙式的行動很快讓劉偉偉感到無趣,他意識到,自己並未進入真正的社會現場。

劉偉偉說的社會現場具體是公共領域的事件和衝突地帶,說白了,是制度壓迫和個體權利的較勁現場。 「這才是應該去折騰,去攪動,去較勁的最緊迫現場。」

沒多久,他去了重慶,直接進了大型權力壓迫衝突地帶。 2011年到2012年的重慶,在薄熙來主政下,「唱紅打黑」政治氛圍十分濃厚。不少人因言獲罪,有人只因在網上跟帖一句就被抓去勞教一年。更甚者,一句批評被判三年五年。

「勞教人員出來後都不服,憑什麼呀,一句話就毀了幾年人生啊。」劉偉偉陰差陽錯認識了他們,看著他們找律師、上訪維權,質疑違法卻長期存在的勞教制度。他和勞教人員混在一起,給他們做訪談、拍紀錄片、重走勞教之路,還做了展覽。

在政治旋渦中心明目張膽地和勞教人員搞事情,劉偉偉很快被當地員警盯上,反複審問:想做什麼,做什麼藝術,什麼是藝術行為,有什麼目的。員警還把電話打到劉偉偉大學老師家中,得到一句「劉偉偉是神經病」才作罷。

在他活潑和快速的講述中,可以感受到劉偉偉對肉身進入衝突旋渦裡的興奮和享受,「鮮活、豐富、充滿挑戰性」。更重要的是,他接觸到了真實的個體,進入了具體的困境現場,觸摸到了政治毛細血管的末端。 「越是具體的事,越能激發真實性和行動性,然後瓦解權力的控制。」

作者》費頓 獨立撰稿人,關注中國公民社會發展以及為此付出的行動者們。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