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吃港不是港

  • 時間:2021-10-29 14:52
  • 新聞引據: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吃港不是港
台灣有許多港味餐廳,可讓在台港人一解鄉愁,但有些已為了適應台灣人的口味而因地制宜。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入台一月有餘,最懷念的還是家鄉菜。大台北各式港味餐廳種類繁多,燒味、港式飲茶等,豐儉由人,總有一間可一解鄉愁。聞著燒肉燒鵝的香氣,或聽著叮叮噹噹的飲茶瓷器,總有一瞬間回到香港,與朋友家人談笑風生,天下太平之錯覺,直到美食入口,才驚覺自己已經離家甚遠,香港亦歡笑不再。餐點雖美,但味道始終與家鄉不甚相同,無論如何相像,還是差那麼一點。港菜來台,或許為了適應台灣人的口味,亦或因原料有所不同,總遺憾地與在港時入口的味道差之毫釐。

有道是「民以食為天」,在歷史的演化下,「食」由果腹之物逐漸變為一種文化認同的代表。香港受粵菜影響最深:粵菜講求食物的原汁原味,無論烹煮方式或簡或繁,最終目的仍是將食材真味呈於食客舌尖。上天下海,山珍海味,但均講求鮮活,最後成品一定是精緻而鮮味十足,正如嶺南文化中,不為傳統所錮蔽,勇於包容和融合各方特色的精神。

港菜則從粵菜演變而成,卻比粵菜更富有地域色彩。作為曾經的英國殖民地,英式文化亦在港菜中有所體現:無論是茶餐廳的早餐A中的火腿通粉,還是大排檔中的沙拉骨或是黑椒薯仔牛柳粒,均是證明了我們受英國影響、中西合璧的文化遺跡。粵菜亦於香港更趨平民化,講求鑊氣的茶餐廳炒粉麵飯仍然講求食材真味,但不再常論食材鮮活,雪藏肉品或罐頭食品亦常選用,經過更繁瑣的食材處理手法悉心烹調,不吝食材貴賤,「下欄」亦可變「上菜」。這種特質正正印證了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社會階層界線模糊化,無論出生為何,人人均有機會「發達」的時代特徵。

無論是何種文化的影響,我們願意與否,亦是我們身份與文化無法割捨的一部分。我們無法決定我們文化的源頭,只能期待她未來的發展。而港菜飄洋過海,和我們這群遊子一樣,隨時間流逝,原有的根逐漸消弱,變為隨風飄揚的「無根孤魂」,絕望地尋找著落地生根的新發地。或許這就是「吃港不是港」的原因吧,為了在台灣繼續生存,多多少少亦必須要因地制宜,採用當地原料和迎合在地人的生活口味,味道當然會因而改變。即使在香港,亦有不少「新派」港菜,融合廚子對其他飲食文化的瞭解與觀察,進一步作出文化融合,創新味道,而無數老饕亦趨之若鶩地追逐著這些從未入口過的新味道。或許我們需自問港菜在台的未來:到底是應該強調味道「正宗」,還是與在地文化結合,進一步融合我們帶來的港式文化?若是如此,「變種」的港菜還算是港菜嗎?

香港重光之時,或許就是我們立國之日。到時我們會否也有屬於自己的國菜?我們這群被迫出走的遊子,返歸家鄉後,家鄉的港味是否亦會如一?我們到時還能吃出記憶中的味道嗎?而回到家鄉的我們,會否發現與仍在香港的手足們,已經有巨大而不可縫合的文化隔閡?還是我們會一直在台落地生根,「正宗」港菜會演變為「台式」港菜?

作者》阿朵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