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全球鬧晶片荒 德智庫:中國科技廠恐慌性大量囤積所致

  • 時間:2021-11-27 10:37
  • 新聞引據:、美國之音
  • 撰稿編輯:陳文蔚
全球鬧晶片荒 德智庫:中國科技廠恐慌性大量囤積所致
德國智庫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廠商擔憂被制裁引發的瘋狂搶購,是導致晶片短缺主因。示意圖。(Wunderstock圖庫)

全球半導體晶片供應從去年底開始出現嚴重短缺,導致汽車、通訊、家電等多個製造業行業倍受打擊。德國智庫一份研究顯示,除新冠病毒大流行因素外,美中科技爭端導致很多中國公司近年來大量囤積晶片也是造成全球晶片短缺的另一重要原因。

德國智庫「新責任基金會」(StiftungNeueVerantwortung)上星期公佈的研究報告說,擾亂全球晶片供應鏈最重要的因素是COVID-19後半導體價值鏈對晶片的需求猛增以及美中技術競爭。報告說,美國在2019年對華為實施出口禁令時,「一些中國公司因擔心面臨類似華為的挑戰而開始囤積晶片。」

憂成下個華為 中國科技廠買盤創紀錄

這份報告指出,由於中國高度依賴外國晶片,為了不受美國可能不斷擴大技術禁令的影響,中國公司開始囤積晶片,但這樣做卻導致需求激增。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新責任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克萊恩漢斯(Jan-Peter Kleinhans)指出,疫情使得對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和網絡攝像頭等在家工作技術的需求飆升,造成晶片緊缺,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從2019年的出口限制來看,除針對華為也越來越針對其他半導體公司,比如方正微電子有限公司,或者雙威集團等。可以理解,中國半導體公司或者用戶、半導體客戶開始擔心他們會成為下一個符合出口限制的對象。所以在那扇門關上之前,他們想要獲得大量的半導體庫存。

華為雖然從未透露去年到底囤積了多少晶片,但是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今年4月透露,華為在美國嚴厲限制之下仍能解決晶片需求主要是華為庫存。此外,華為在官網公佈的一段影片中,徐直軍也提及,有些企業的庫存「由原來的零庫存,到3個月、半年,甚至越來越長的備貨週期。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備貨策略可以應對不確定性。」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在2018年時進口4175億個IC晶片。到了2019年,進口量大增275億個,達到4451億個 ,而去年更是再增20%,多達984億個,令全年的進口達到創記錄的5435億個,進口總額3500億美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中國今年前10月晶片進口仍大增20%

進入2021年以來,不同的統計數字的同比對比顯示,中國的晶片進口量仍在大幅增長。第一季度、上半年和1至9月的晶片進口分別都比去年同期成長33.6%、29%和23.7%。前三季度的進口量分別為1552、1571和1660億塊。若以1到10月計算,今年前10個月的進口量比去年同期大增20%。

報導表示,以最新的數據來看,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和出貨量在最近幾個月並沒有減少,甚至是在上升,代表著至少是眼前所面臨的晶片短缺危機或許並不全是因為晶片銷售額和出貨量下降所造成的。報導同時引述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接受美國《時代雜誌》(Time)訪問時說,更多的晶片被送到工廠,但是沒有留在產品中,這意味「肯定有人在供應鏈的某個地方囤積晶片。」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