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俄國攻佔歐洲最大核電廠 凸顯歐洲核能政策難題

  • 時間:2022-03-07 11:48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CNBC,半島電視台
  • 撰稿編輯:鄭景懋
俄國攻佔歐洲最大核電廠 凸顯歐洲核能政策難題
歐洲最大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遭俄軍轟炸畫面。(圖:澤倫斯基臉書)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攻佔了位於烏克蘭的歐陸最大核電廠,不僅引發對核電廠安全性的擔憂,也凸顯出部分歐洲國家當前核能政策面臨到的挑戰。

烏克蘭的戰火持續延燒,俄羅斯軍隊3月4日襲擊位於烏克蘭的歐洲最大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核電廠區並有部分建築物起火,儘管火勢很快被撲滅,核電廠也證實安全無虞,未出現輻射外洩,但這起事件依舊讓不少專家擔憂核電廠在戰爭情況下的安全性問題。

由科學工作者組成的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核能安全主任萊曼(Edwin Lyman)向路透社表示:「你必須更認真地看待確保核電廠防護的必要性。」

核不擴散政策教育中心(Nonproliferation Policy Education Center)執行主任索可斯基(Henry Sokolski)說,俄羅斯的攻擊,是對整個核能產業的一次打擊。他認為,儘管此次攻擊對烏克蘭的核子反應爐帶來的打擊不大,但對核能產業的衝擊是大的。

最近幾年來,由於各國政府誓言對抗全球暖化,可產生電力又少有溫室氣體排放的核能開發計劃正在加速進行。

根據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WNA),目前全球興建中的核子反應爐有58座,還有325座計劃要興建。

支持核能的華府智庫「第三條道路」(Third Way)認為,儘管存在著風險,但是氣候變遷的嚴重性,意味著全世界必須在未來幾十年間快速增加核能發電。針對核能安全性問題,第三條道路的氣候及能源資深副總裁佛里德( Josh Freed)說:「沒有能源來源是完全無風險的」,「如果蒲亭想要藉由炸掉一座水壩或攻擊一座核電廠,來殺掉無數的人,他可以這麼做。但事實是...核電廠極為安全。」

萊曼則對有關新核子反應爐將「非常安全,基本上可以被安置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而且僅需要最少的保護」這個說法,斥為是一種「油腔滑調」的論點。

全球加速減碳 核電立場搖擺不定

目前已有部份國家為了推動減少碳排放而重新思考核能發電政策,這些國家開始意識到,無法單靠再生能源,例如風能和太陽能來實現氣候目標。致力於安全和能源政策的非營利組織「全球安全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Global Security, PGS)」創辦人盧昂高(Kenneth Luongo)向美國財經媒體「CNBC」表示,在去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人們對核能的看法就已經產生了「巨變」。

但是,看到了烏克蘭核電廠受到攻擊帶來了新的憂慮,尤其對許多將核能和武器、危險、放射性與健康問題畫上等號的人來說。盧昂高認為,人們對核能的態度將持續搖擺不定。

馬克宏喊核工業復興 法國將蓋新核電廠

在把氣候變遷議題視為優先政策目標的歐洲,法國是先前表態準備要重新擁抱核電立場的主要國家之一。

從1970年以來,核能發電一直是法國經濟的主要支柱,法國全國發電量有70%來自核能。現任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上任初期曾經承諾要減少法國的核電比例,但他的核能政策近期出現重大轉向。

馬克宏在今年2月宣示,法國在加速再生能源發展的同時,也要推動法國核工業的「復興」,準備興建14座新的反應爐,並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延長現有核電廠的服役時間。

但馬克宏的競爭對手、綠黨總統候選人賈克(Yannick Jadot)則認為,法國有道德上的義務,逐步終結對核電的依賴,藉此保護氣候與法國人民的安全,他譴責馬克宏的核電計畫倒退且過時。

馬克宏已經在3月初正式宣布參選下屆總統,尋求連任,但在烏克蘭核電廠事件引發核安問題討論的情況下,馬克宏核電政策勢必會在競選過程中,受到對手以及選民的檢視。

烏克蘭危機 挑戰德國廢核目標

相較於法國再度擁抱核電,德國終結核電的目標也受到考驗。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之後,德國前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基於安全因素,確立了要在2022年底脫離核能的政策,而去年12月上台、由3黨組成的德國新政府,也達成共識將維持這項政策。

另一方面,德國為了要在203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希望利用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作為讓再生能源成為主要供電來源前的過渡能源。

然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打亂了德國的計劃。為了制裁俄羅斯,德國日前中止了從俄羅斯輸送天然氣的管線計畫「北溪2號」(Nord Stream 2),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並宣示將改變德國數十年來仰賴俄羅斯天然氣的路線,分散天然氣的供應來源,從卡達、美國、澳洲等國進口液化天然氣,並加速興建接收站。

不過,在各項新建設到位前,德國能否如期實現嚴格的廢核脫煤時間表,令人懷疑。綠黨籍的經濟和氣候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已經表態,不排除將保留燃煤發電廠,甚至延後德國最後3座核電廠的除役時間。

然而,此舉不僅將打破執政聯盟各政黨達成的協議,也將動搖德國過去十年嚴守的廢核立場,而在核安議題再度成為各界關注焦點之際,這勢必將成為德國政府接下來一大難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