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陶瓷之都」鶯歌 正在訴說不一樣的故事

  • 時間:2022-04-11 21:5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陶瓷之都」鶯歌  正在訴說不一樣的故事
在地鶯歌人郭詩謙透過「大謙堂」,打造具體生活體驗與分享交流的茶食空間與美學空間,希望為鶯歌陶藝產業找到新出路。(江昭倫 攝)

提起鶯歌,立刻會聯想到「陶瓷之都」。的確,鶯歌曾是陶瓷重鎮,2000年鶯歌陶瓷老街興起一度風光,之後便逐漸沒落,這幾年才又開始有新世代鶯歌人,試圖以新的創意與活力,重塑「鶯歌燒」陶瓷形象,也有許多人選擇用另一種充滿溫度的方式,活出鶯歌的生活美學樣貌,他們都正在訴說一個不一樣的鶯歌故事,值得更多人用不一樣的視角,慢慢仔細聆聽。

一頁鶯歌陶瓷產業興衰史

對很多人來說,鶯歌幾乎等同台灣陶瓷代名詞。在日據時期,鶯歌因為尖山開採出陶土,開始吸引一些人在此設置窯廠;國民政府遷台後,中斷了來自中國與日本瓷器貨源,台灣陶瓷業者順勢彌補市場缺口,開始大量製造生活用瓷器,鶯歌陶瓷產業逐漸成形。

50年代,四角窯的出現,象徵台灣窯業從傳統邁向現代化,加上鄰近海山煤礦、鶯歌煤礦燃料挹注,加上又有鐵路運輸以及外銷出口,鶯歌有了「台灣景德鎮」封號,有一句民間流行語很能形容當時的盛況。鶯歌陶博館教育推廣組組長程文宏:『(原音)這是在民國50年的一張照片,你可以看到鶯歌這樣的四角窯的煙囪,有兩、三百根,最主要的燃料都是煤礦來燒,所以那時候鶯歌的天氣很糟糕,因為燒煤黑黑的,所他們就說「「好天『坱坱』(鶯),壞天『膏膏』( 歌),坱膏坱膏(鶯歌)」,鶯歌地名,就是非常泥濘⋯。」


50年代,四角窯的出現,象徵台灣窯業從傳統邁向現代化。當時鶯歌可四角窯數量多達上百個。(翻攝自鶯歌陶博館展場)

80、90年代是鶯歌陶瓷產業最鼎盛時候,當時鶯歌有超過800多家陶瓷業者,各類陶瓷都有。這幾年則因為全球化,土地價格飆漲、人工貴,雖然也一度因轉型觀光,打造鶯歌老街而受到矚目,但不諱言鶯歌陶瓷產業這幾年已逐漸沒落,鶯歌老街上有超過6成的陶瓷商品幾乎來自中國大陸、日本或東南亞,鶯歌陶瓷美名不再如過往閃亮。

新世代拚轉型  盼擦亮「鶯歌燒」名號

不過,只要窯廠仍在,鶯歌陶瓷就不會消失,不少陶瓷業者開始思索轉型,希望透過創新,找回榮景。

如著名專業茶器品牌「陶作坊」,投入陶瓷類器具近40年,創辦人林榮國始終跟上時代腳步,不斷創新,期許用台灣的土讓世界喝好茶,這幾年更延伸「Aurli奧利」品牌,打造「老岩泥流轉360濾杯」,殺入龐大的咖啡市場,迴響相當不錯。


「陶作坊」跟隨時代不斷創新,更延伸新品牌,打造「老岩泥流轉360濾杯」,殺入龐大的咖啡市場。(新北市計畫團隊提供)

著名「臺華窯」自1983年創立來就以「釉色窯燒」,以及秉持開放技術與不同藝術家合作的精神,在藝術工藝陶瓷領域引領風騷,甚至有「鶯歌故宮」美稱;不過在第三代呂家瑋接手後,如何讓藝術工藝陶瓷兼具市場性與收藏性,又能反映當代材質代表性,成為「臺華窯」一大挑戰。

呂家瑋觀察,鶯歌老街特色已不再,如何凸顯鶯歌陶瓷的特色,是鶯歌陶瓷產業復興的重要關鍵。呂家瑋:『(原音)也是不希望人家來到老街可能看到6成都是大陸做的東西,有時候我甚至可能去淡水老街、大溪老街,我搞不好都可以買到一樣的東西,因為都是從大陸進來,鶯歌特色是什麼?目前凸顯不出來,我們八月份也會辦一個鶯歌產地季,真正把鶯歌的特色呈現出來,這是我們的目標。』

「新旺集瓷」營運長許世鋼是第四代經營者,持續守護家族經營超過90年的鶯歌尖山埔老廠址,甚至打造文物館,介紹老窯廠歷史;另外也建立新品牌「KOGA許家陶器品」,透過食器創新,賦予台灣飲食文化新的想像。


「新旺集瓷」營運長許世鋼是第四代經營者,持續守護家族經營超過90年的鶯歌尖山埔老廠址,甚至打造文物館,介紹老窯廠歷史。(江昭倫 攝)

許世鋼也感慨,鶯歌陶瓷曾經繁華,但現在鶯歌似乎遺失了自己的精神,如何凸顯Made in Yingge(鶯歌),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許世鋼:『(原音)鶯歌的精神在哪裡?我們有點遺失掉了,但是我們從裡面抓出來,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當然我們最後大家取得共識,對,我們要保留本身在地生產的能量,這很重要,所以MIT我們開始變成MIY,就是Made In Yingge(鶯歌)這件事情很重要,所以我們的像KOGA的logo下面就寫鶯歌,然後台灣,就鶯歌變得很重要,怎麼樣讓產地其實不是我們好,就是大家都要有這個意識。』

這些年,也確實看到一些新世代陶瓷業者,在上一輩的基礎上,注入創意巧思,找到市場切入點。「陶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陶聚」創辦人陳祖豪:『(原音)我們希望可以做新的創新,不是只有杯碗瓢盆,像我們還做籃球、樹,一些比較設計、當代的東西結合,我們還有做香蕉,開發了香蕉,插花的,我們願意多做這種嘗試,希望可以多各種嘗試,在這部分可以讓年輕人可以看到陶瓷有更多風貌,我們其實還也做比如項鍊,也可以做一些配件、耳環,這些我們都可以製造。』

「安達窯」則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三姐妹更有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架勢,不只在燒造技術,在造型上也充滿巧思,特別是遇上疫情,更讓他們願意嘗試異業合作。「安達窯」老二孫若屏:『(原音)像以前爸爸的年代不可能說,我們這窯廠跟那個窯廠討論、大家溝通,可是我們這一代就是在疫情影響,當然有些機緣底下有些合作,因為一些案子合作,大家就會互相去分享一些資源,譬如我們遇到土的問題,以前進土的廠商他就是關了,全部大家的土都沒辦法進的,大家就去討論你這邊有認識誰,我有認識誰。我覺得還有一點就是,這個疫情的影響我們比較跨出去跟不同產業做合作,比如我們去跟餐廳或是有些糕餅店 ,雖然在疫情期間,大家還是會重視吃這件事情,就是我們跨出去,以前可能就只是賣自家的產品,現在希望以品牌的方式跟不產業合作看看。』


從老一輩手中接手陶瓷產業,新世代展現豐沛創意與活力。上為「安達窯」新創作品;下為「陶聚」陶藝籃球與星戰陶瓷香爐。(江昭倫 攝 )

一群生活藏家    營造鶯歌不一樣生活美學

年輕一代陶瓷業者努力形塑「鶯歌燒」形象的同時,也有一些藝術家與生活美學家,因為被陶瓷產業深厚的底蘊氛圍所吸引,選擇用不一樣的方式在鶯歌生活,這些生活藏家據點,給了外地人更多造訪鶯歌的理由。

像是陳記宏與陳家宏就將巷弄老宅改造成特色早餐店「三合號」,透過收集的老物與陳家宏手繪鶯歌風景明信片,向來客訴說鶯歌老故事。自外地落腳鶯歌的張鈞筌,同樣利用隱藏巷內的老屋舍,創作出創意歐式風味料理,溫暖食客的胃與心。


陳記宏(左)與陳家宏(右)利用巷弄老宅改造成特色早餐店「三合號」,向來客訴說鶯歌老故事。(江昭倫 攝)

還有提供所有創作者所需的「釉藥堂」,裡頭工具、各式釉藥應有盡有,可說是陶藝初學者的天堂,也選擇在鶯歌永昌街落腳。

在地眷村長大的郭詩謙,2007年拜師學習柴燒,2013年砌築自己的柴窯,過程中不斷與自己對話,先是成立「大謙陶坊」,之後改名為「大謙堂」,如今成為鶯歌永昌街上具體生活體驗與分享交流的茶食空間與美學空間。另一方面郭詩謙也致力於推動永昌街復興,希望結合其他藝術家,藉由不同味覺找到相應陶藝材質發揮,創造屬於鶯歌獨特的商業模式。

去年才試營運的「夥房」,是由6位夥伴一起合力承租,利用鐵軌旁的一間老窯廠,加上每個人的陶藝創作以及與對美學的敏銳度,佈置成一個充滿古樸之美的生活美學體驗空間,只要走過一遭,絕對流連忘返。成員之一鍾承恩:『(原音)我們純粹很喜歡一個空間,想把它變成讓很多人看到不一樣的鶯歌,我們要說一個故事,不是看圖片,而是整個氛圍、物件,所以我們希望在空間呈現的是說,除了我們自己的創作,我們看到以前燒的窯廠或者是説火車鐵軌,其實鐵軌對鶯歌來講是很重要的脈絡,因為以前的陶瓷作品都要透過鐵軌送到台灣各地,所以我覺得這個部分變成說我們具有一些些某些優勢,在一個老窯廠,有個鐵軌,它能說一個故事更多元,更貼近鶯歌。』


一群喜歡藝術生活美學的創作者租下老窯廠,打造「夥房」生活美學體驗空間,氛圍令人印象深刻。(江昭倫 攝)

擁有豐富文化底蘊的鶯歌,具有成為藝術之城的潛力,也是適合慢活的小鎮,這裡有陶博館,未來還將誕生一座新北市立美術館,加上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藝術生活美學工作者,以及一群努力分享關於窯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鶯歌人,一個全新鶯歌的故事正在重新書寫中!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